2023年3月26日,在深圳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学会2023年年会暨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区)授牌仪式上,深圳市龙华区被认定为深圳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龙华区共7所学校被认定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龙华教育通过多方协同打造高端教研和交流平台,促使“人工智能+教育”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为教育变革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龙华以“人工智能+教育”为成果目标,结合龙华区教科院线上课程建设、“5G+智慧教育”应用、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等区域特色项目,围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在线教学混合学习、智慧课堂个性学习四大融合成果模式,通过专题项目推动学校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
2022年3月,龙华区被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列为“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实验区”,以全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为目标,以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能力、拓展融合应用场景为主要教学方向,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2年4月,龙华教育积极参与课程研究所组织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项目,在区内设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3个工作坊,16所学校成为实验校,33名教师参与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全区3名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工作坊教研员,区域性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截至2023年3月,该项目已开展了15次培训和4次工作坊活动,各实验校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教学设计和实践,孵化形成第一批优秀案例,大浪实验学校教师杨毅在教材所组织的第一阶段全国实验区项目分享会上进行课例展示,形成了一批典型成果:优秀课例17个、项目案例5个、学生作品3件。
在龙华区积极探索校本特色,人工智能教育的学校还有很多。
深圳市红山中学
学校致力于构建系统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分别于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人工智能与应用校本课程,培养出一大批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有兴趣、有动手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
龙华区高峰学校
学校引进龙华区“未来学校”项目,在3-6年级开设cube编程和人形机器人等校本课程。每年10月,学校都会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展示项目、竞技项目、跨学科融合项目,面向全校同学进行机器人展示活动,并在各年级开展了人工智能相关竞赛,获得全校师生一致好评。
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
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早在2019年,就开设了python编程、Linkboy智能车搭建与编程等人工智能教学课程,从2020年起开展人形机器人课程教学。
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学校结合学生学情,从编程到创客再到人工智能,循循善诱,开设了《AI+创客》《3D创意程序设计》《MakeX机器人》《Python创意编程》《AI畅想发明》等校本课,既注重思维能力锻炼,又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学习基础上,学校信息科技组多名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创竞赛,转化学习成果。
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
2020年起,在学校智慧农场、创客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和学校“创”课程群的课程基础上,践行STEAM教育理念,在智慧农场的情境中,梳理小学和初中阶段人工智能的课程结构及其对应的教学内容,以“智慧农场的机器人”为主题设计人工智能课程框架并进行教学设计。
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
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现出了对人工智能教育更加强烈的兴趣和自主探究意愿,为此,不少学校纷纷组建学生社团,为其开展难度等级更高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教师许萌在学校组织开设了《语音识别与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相关社团,并组织学生积极参赛39人次。在引导学生完成不同任务的同时,也在反复的试错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竞赛成果是学习人工智能取得的显性表象
近年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第五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比赛中,龙华多支队伍参加并取得优异成绩。
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
教师修海燕、邓凤明、许萌组织4名小学生和4名初中生参加2019年水上机器人国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深圳市红山中学
学生在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取得国家级二等奖4人次、国家级三等奖2人次的成绩。
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获得2020-2021学年“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青少年人工智能作品挑战赛国家级一等奖等百余项科创竞赛奖项。
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已经走进了龙华校园,走进了龙华的课堂,龙华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上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大空间有待开发。
展望未来,龙华教育将加快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与标准建设,加大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继续深挖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