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部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致命鹅膏(白毒伞):集中出现在2-5月份,生长在阔叶树林地上,周身雪白,偶尔菌盖表面中央部位为浅黄褐色。毒性极强,误食病死率可达75%。目前为止,“致命鹅膏”是广东地区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毒蘑菇。
毒蘑菇致命误区:
1.“红伞白杆=剧毒”:白菇也可能致命!切勿轻信“民间辨毒法”
2.“虫蚁不食即有毒”:多数剧毒蘑菇(如致命白毒伞)仍会滋生虫蚁
3.“高温煮透可解毒”:鹅膏肽类毒素耐高温,烹饪无法破坏
4.“银器试毒法”:毒蘑菇和银器不会产生反应,不会出现变色现象
安全守则:不采不买不食野生植物、蘑菇和不明药材!
祭祀扫墓时警惕孩童误摘路边野果野花!
中毒急救:万一误食毒蘑菇,立即呼叫救护车。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因此,出现中毒后应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或野生植物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2、米酵菌酸——“隐形杀手”藏身湿米粉、木耳!
什么是米酵菌酸?
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剧毒毒素,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26~28℃是该菌的最佳产毒温度),该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广东省年平均气温和近期的气温正适合此菌繁殖。米酵菌酸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耐高温,即时高温加热也难以去除毒性,误食后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高风险食物:
湿米粉类:肠粉、河粉、粿条、凉皮等;
久泡干货:木耳、银耳泡发超2小时易滋生毒素;
发酵食品:酸汤子、臭碴子、年糕等。
预防关键:
湿米粉冷藏保存且当天食用,变质发黏立即丢弃!
木耳/银耳:冷水泡发≤2小时,煮熟后不隔夜!
不买小作坊散装湿米粉,选择正规包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