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作为深圳市的产业大区,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不断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2021年,龙华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4668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比传统产业高1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成为龙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棋快一招,妙手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早在2020年,龙华区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发展战略,出台《龙华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关于建设数字龙华打造“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的决定》等多个文件,以及“1+N+S”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从政策、平台、金融支撑等多领域发力,构建龙华数字经济建设的最优政策生态体系,在招商引资、总部经济、科技创新、上市支持、债务融资等领域引导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成为未来数字龙华的重要支撑,吹响全面建设“数字龙华”号角,为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龙华区通过一年多实践,数字经济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行业增速和规模明显高于一般行业,初获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果。2021年,龙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4668亿元,增速远高于“四上”企业总体增速。全区国高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新增创新载体42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家、总部企业13家、上市企业8家、商事主体7万户。
系统谋划,让数字造福人民
新时代下,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如何让数字技术应用造福人民,龙华区给出了示范方案。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建立了全市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以1个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N项普惠政策和S项重点产业专项政策为支撑,涵盖10余个产业领域、20多个政策、超30亿元预算,助力企业突破数字化发展瓶颈,为全方位促进龙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支撑。
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深入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聚焦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时尚创意、新型显示、消费互联网、集成电路、数字文化、智能制造装备、生命健康十大产业,出台了各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产业上下游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开展数字经济课题研究。建立数字经济资料库,积极开展数字经济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数字经济底数不清、产业链分类交叉、新基建发展现状不明等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经积极争取,龙华区成为深圳市唯一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试点,并制定了数字经济统计监测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加强对工作进展的跟踪监测和成效分析。作为全国首个县域级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的《龙华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于2021年9月正式发布。
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
2021年,龙华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营收310.97亿元,增长711.6%。其中,工业互联网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成功推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落地龙华区,推动富士康、云里物里、蘑菇物联等18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创新应用标杆示范效应不断提升,华润三九、赢领智尚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
抓住“数字基建”机遇,推进新型数字基建工程。起草完成《龙华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累计建成5G基站7437个,实现了5G信号的独立组网全覆盖;富士康、宝能汽车、华润三九、锦绣科学园4个工业园区已实现5G专网接入,美律电子、新百丽、三一云都等园区的相关建设已启动;此外,2021年合计建设815根多功能智能杆,根据规划到2025年将建设完成4029根多功能智能杆,加快提升全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着力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打造产业集群、行业平台和创新中心,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已投入使用,利亚德光电集团成为国内首家获得8K认证的LED超高清显示屏企业,华润三九药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富桂精密数字电子产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名单、海目星激光等10家企业获得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
产业数字化,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全面启动数字化赋能行动,对制造业企业进行摸底调研。全区164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了两化融合诊断评估全覆盖,绘制出龙华区两化融合数据地图发展报告,有效样本率达81.1%,样本数量占全市总量的36%,诊断总量和覆盖率双双位居全市首位;对龙华100家亿元以上规模重点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现场诊断,为企业量身定制诊断报告,邀请企业参与报告的评审工作,同步向企业推荐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服务商和成功案例。
企业数字化深入转型,逐步打造智能工厂。目前龙华区共建成4座熄灯工厂。其中,富士康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旗下富桂精密、裕展精密和富泰华的三座工厂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已达到四级,是全国通过评审企业中的最高级别,全国共17家企业达到四级(深圳5家),龙华区独占三席,占全市的60%。此外,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大浪园区的“熄灯工厂”项目已完成建设。为了解决产品品质要求高、交期短、多品种小批量复杂性的核心问题,其自主开发了“基于工业互联的模具生产中心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实现引导式和可视化的模具全生命周期管与数字化制造系统,实现模具智能化设计和自动化制造。
打造创新应用标杆,凸显示范效果。富士康集团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全球“灯塔工厂”;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赢领智尚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领威科技能耗数据监测项目、富士康工业互联车间智能排产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立足工业强区的发展优势,推动富士康集团、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推动“上云用数赋智”,目前龙华区企业上云项目近2.6万个。遴选出了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易推广复用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标杆案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模板。
数字经济支撑要素汇聚,完善空间载体支撑。出台了《龙华区数字经济园区(楼宇)认定管理办法》,已认定总部大厦(汇隆商务中心)、国际创新中心(汇德大厦)、龙华区科技创新中心(红山6979)、创想大厦4家区属物业为首批数字经济楼宇,吸引了美团、英诺赛科、深兰人工智能等一批优质企业进驻。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重点企业与项目落地。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已在龙华区投入使用,广东省智能化精密工具创新中心和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正在同步推进开展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成功推动华润生物、迈瑞动物医疗、捷顺科技、翰宇药业、微创医疗、商汤智能、中芯聚源、国信数字、上海通敏等80多个重点项目落地龙华区,全方位多层级增强区内产业经济发展后劲。
龙华区紧紧抓住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突出“样板示范”,强化“要素集聚”,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提升区内产业集群能级,擦亮“数字经济先行区”招牌,以更高的担当和站位全力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