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全国首家民法公园即将面向市民开放
  • 访谈嘉宾:王海波
  •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3日(周二)14:00
嘉宾介绍
龙华区司法局局长
访谈内容

  【主持人】明年1月1日民法典将会正式实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作为全国首个民法主题公园,位于龙华观澜的民法公园,下个月将正式向市民开放,这处高颜值的民法主题公园有哪些亮点,咱们通过与龙华区司法局局长王海波、依法治区科科长唐艺文的访谈深入了解一下。

  【主持人】请问咱这个民法环主要内容是什么?

  【唐艺文】我们民法环主要通过六十六个民法故事去讲述华仔从出生到死亡与民法息息相关的故事,想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故事设计,来向我们社会群众进行阐述。

  【主持人】那这个合同“树”有什么寓意?

  【唐艺文】树的理念主要是想在这个民法典的保护下枝繁叶茂,之后会结出经济的硕果累累,对阐述民法典合同篇对于经济活动的保护。

  【主持人】相对于以往常规的景观展示,民法公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么?

  【唐艺文】我们也会将数字化和科技化的一些普法宣传手段荣誉到景观设计当中,将休憩娱乐和普法宣传进行有机融合。

  【主持人】请问咱们对深圳民法主题公园的定位是什么?

  【王海波】我们对深圳民法公园的定位是公园将展现民法典基本内涵和民法精神,记录中外民法发展进程,并根据我国民法典编纂进程不断对内容进行丰富完善,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民法文化综合展示和传播基地、社会公众法治教育基地、专业人士民法交流基地。既作为民法知识传播的有效载体,又追求文化品位,注重与公园生态环境的自然融合,把深圳民法公园建设成为有效传递民法文化、公众喜闻乐见的标志性公共空间。

  【主持人】咱们民法主题公园主要建设内容是什么?

  【王海波】民法公园建设内容具体涵盖民法理念、国际和我国民法发展历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民法知识、民法名人简介、民法警句格言、民法常用法律规定等,并根据民法典编纂中各分编内容设立物权编、合同编、人格编、婚姻家庭法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各专题展示平台,既注重法治内容的丰富性,也满足公众学知、审美、休闲等多元化需求。

  【主持人】那民法公园的具体形式是怎样?

  【王海波】在内容形式展现上,将充分利用传统载体,并灵活运用信息化创新载体,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受众进行多样化传播,满足公众学知、审美、休闲等多元化需求。

  比如在不改变公园现有基本风貌和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配置生态植物景观,修建民法典编纂完成纪念碑、民法发展大事记镌刻甬道、民法人物星光大道、民法典型案例长廊、民法文化亭、精雕石刻雕塑、民事反馈墙等,把民法元素和立体绿化、人文景观、灯光造景相结合,让公园景观更丰富。

  还有制作播放民法微电影、设置移动媒体机和语音自动解读传播载体,为景观植入“二维码”、设置触屏电子屏、利用夜景形式、灯光效果等。

  【主持人】咱们民法公园建成主要目的是?

  【王海波】我们的目的是以民法公园的建成,作为中国法治建设史上里程碑的事件,向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献礼。深圳市以民法总则通过为契机,增强争先进位意识,全力打造全国首家民法公园。

  【主持人】是怎么想到要以公园作为载体进行普法宣传呢?

  【王海波】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我们之所以用公园作为载体,对民法典进行宣传,是想在传统普法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公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特点,集趣味性、休闲性、知识性于一体,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休闲锻炼的同时,了解民法典,学习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