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斗勇!他“潜伏”当乡长,为抗日游击队作掩护!
来源: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5日
卓凤康,祖籍广东新安县龙华弓村,1886年出生于南美洲的牙买加,年轻时是一个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同盟会员、反清的革命志士;后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是抗日民主政府——龙华乡“白皮红心”的乡长,为革命作出重要贡献,1942年被害。1949年宝安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抗日英烈 卓凤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卓凤康和牙买加华侨掀起救国救亡运动。1934年,卓凤康毅然再次回到祖国,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10月,日寇在大亚湾登陆,宝安、东莞、惠阳人民成立武装队伍抵抗,他担任“白皮红心”的龙华乡长,利用合法身份,建立270多人的乡村武装,秘密为抗战出力。1939年,他率龙华民兵协助抗日游击队火烧南头沙河大涌桥,取得战斗胜利,获勋章一枚。
1941年,中共宝安县工委改为宝安县委,各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阳台山是抗日游击根据地,卓凤康再次当选龙华乡长。他周旋在日伪顽军中,机智地开展斗争,利用特殊身份掩护和营救不少地下党员、抗日游击队战士和爱国群众。
有一次,东江游击队女战士张伟民被观澜的国民党军抓去,地下党周吉同志的嫂子去观澜认领张伟民为自己的女儿,但因方言差别,大嫂讲客家话,“女儿”讲粤语,狡猾的敌人抓住破绽不断威逼。嫂子急中生智,骗说因家穷女儿很小被卖到广州,不会讲客家话,敌人将信将疑。卓凤康闻讯后以乡长名誉担保,救出女游击队员。
卓凤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次带领武装民兵,配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望天湖、游松、布吉、牛地埔等地,打击日寇,反敌扫荡。敌人对他恨之入骨,他与何伯琴、周振熙、周吉等一批抗日积极分子被列入“悬红”名单。
1942年10月,国民党187军和顽匪黄文光部共1000多人包围龙华弓村,卓凤康和地下党同志被安全转移至黄猄坑。由于“鬼头仔(两面人)”告密,敌人又马上围剿黄猄坑。卓凤康在山洞坚持两天,干粮已尽。第三天下午三时,他出来摘野果充饥时被顽匪发现,虽英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落入敌人魔掌。
卓凤康被捕后,当晩被押至观澜。他被打得遍体鱗伤,但始终坚贞不屈,痛斥国民党顽固派的罪行。次日上午,国民党顽军将卓凤康及几名游击队员、抗日积极分子押赴刑场,卓凤康昂首阔步,毫不畏惧。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游击队万岁!”后英勇就义。卓凤康牺牲时56岁,他的遗体由党组织和当地群众安葬在弓村附近山头。1949年,宝安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历史虽然远去,但不能遗忘
否则就对不起这些英雄
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可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
要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要团结起来,建设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