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办理复文 > 区级建议提案办理复文公开
梁业甫(等14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龙华辖区井盖管理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相关情况回复意见如下:
一、龙华区井盖基本概况
(一)井盖数量普查情况
龙华区井盖有不同的用途和要求规范,主要涉及供水、排(污)水、通信、有线电视、公安、交通等相关单位。根据《深圳市“智慧龙华”发展规划(2017-2025)》《深圳市“智慧龙华”(2017-2025)总体框架设计方案》以及城市网格化管理要求,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于2019年完成全区市政井盖部件数据采集、确权及采全景影像建库等工作,共采集井盖类部件18.1306万条,确权井盖类部件16.9518万件,权责不明部件共计11788条,具体详见下表:
(二)规范化管理情况
1.2016年,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制定了《龙华新区关于建立市政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方案》,明确处理市政井盖等各类市政设施(部件)案件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对比较健全的井盖设施管理机制,理清较为顺畅的井盖设施案件处置工作流程。
2.为规范全区井盖的统一管理及管养维护,区水务局严格按照排水井盖技术标准(GB/T23858-2009),并参照市水务局推荐的式样,与深圳市龙华排水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市政铸铁井盖D400样式,井盖上铸有责任部门及应急维修联系电话。
3.区住建局严格按照GB/T23858-2009相关要求,针对城市主路、公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等区域选择D400样式以上承载能力的燃气井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小车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场选择B125承载能力的燃气井盖,目前我区燃气类井盖规范符合国标要求,且更新井盖已印有应急维修联系电话。
4.交警部门所使用的井盖标有“ATC”字样,是交通监控设备配套设施,规格和大小以及安放位置,均遵循严格的规范。
(三)日常维护和应急抢修情况
1.建立问题处置制度,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数字化城管监督员根据划定的工作网格日常对主次干道、城中村进行巡查,发现井盖异响、破损等问题及时通过“城管通”将具体信息上报至区智慧城管平台,由平台操作员按照联规定甄别立案后通过智慧城管平台派发至各责任单位处置。2020年,数字化平台总共修复7399宗井盖案件。
2.建立排水井盖案件响应机制,针对一般排水井盖投诉案件,均在24小时内办结,并有计划性的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井盖开展修复。同时,辖区内复合材质排水井盖数量大、使用时间较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排水公司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分批次对全区复核材质排水井盖进行整体更换。
3.区城管局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委托市政专业企业兜底管理全区无主市政井盖,2020年共修复无主井盖434个,其工作流程为:接到区网格中心通知或者市民投诉案件后,由区城管局组织现场勘察,其次确定维修方案,最后限时实施修复。
二、关于建议的回复
(一)针对“统筹规划井盖管理。住建部门负责研究制定井盖设施建议的技术规范,提高井盖设施的防盗、抗压性能。”建议,现答复如下:
经区住建局反馈,区住建局无制定井盖设施地方标准权限。理由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指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二)针对“区城管局尽快制定区井盖设施管理办法”建议,现答复如下:
为学习借鉴光明区在井盖管理办法制定方面的工作经验,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于2021年4月13日前往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开展学习交流,双方围绕《深圳市光明区井盖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出台背景、具体内容、实施效果、优化建议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通过借鉴光明区办法经验,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已于2021年4月中旬启动了《龙华区井盖管理试行办法》的起草工作,目前已完成《龙华区井盖管理试行办法》(初稿),后续将对其优化完善后,开展征求意见工作,力争早日提请区政府层面审议后印发。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1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