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建议提案办理复文 > 区级建议提案办理复文公开
一、办理基本情况
按照《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指引》要求,区群团工作部对照各委员提出的建议,会同区司法局、教育局、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等有关单位,立足民需、强化沟通、狠抓落实、及时办复,圆满完成了龙华区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各项建议的办理工作,共办理建议3件,其中20212076号《关于进一步深化龙华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建议》为主办件,第20212065号《关于加强龙华区公园和街区的儿童游乐健康设施建设的建议》为承办件、第20212043号《关于加快科技+社区志愿服务机制的区质量奖评选项目的建议》为会办件,办结满意率100%。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二、典型案例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针对《关于进一步深化龙华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建议》,联动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以及各街道办事处,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一是提升青少年自身抵御意识。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开展“宪法教育大讲堂”“反诈骗宣传进校园”“扫黑除恶宣传进校园”等普法宣传活动,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节点为契机,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设置法制讲堂、自护教育等内容,引导青少年知法懂法,学会自我保护。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向辖区居民家庭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疫在当下、爱有担当”和谐家庭成长营活动及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居民学习夫妻相处之道,学会自我减压,降低育儿焦虑,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氛围。三是强化在校普法教育。依托法制副校长、律师、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业人员深入校园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联合区司法局、街道办事处共同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邀请资深律师为青少年全面讲解“如何预防性侵害”“防范性侵害保护及救济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二)针对《关于加强龙华区公园和街区的儿童游乐健康设施建设的建议》,积极履行协调议事职能,联合城管局、文体局等单位加强龙华区公园、街区儿童游乐健康设施设置,共同提升辖区儿童友好程度。一是于8月12日牵头联合区城管局、文体局邀请区人大代表、建议主提出人宋海波同志前往福城街道狮径公园开展调研,全方位了解代表建议需求并就下一步儿童活动空间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二是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儿童友好公园。坚持党建引领、全区统筹、全域推进、赋能参与的工作思路,将儿童优先理念贯穿空间拓展各方面,不断完善公共空间儿童设施设备,打造和推广自然空间环境规划先行示范样本,建成北站中心公园、白石龙音乐公园、人民路街心公园、民新社区公园、简上社区公园、三联公园、龙华公园、民法公园、世纪广场等儿童友好社区公园17个,其中龙塘社区公园、白石龙音乐公园挂牌市级儿童友好公园,为深圳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典范。三是推动落实各领域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跟进各领域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情况,不断在“儿童友好”工作持续发力、精益求精,与成员单位共同探索建设符合龙华区儿童健康发展需求的活动空间。开启新一轮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行动计划的编写工作,就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走访区城管局、文体局开展专题调研,宣传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理念,收集儿童友好空间设施、体育活动项目,科学化编制新一轮儿童友好型城区行动计划,指导统筹各成员单位开展儿童友好体育活目、丰富儿童游乐健康设施,并持续跟进相关单位落实情况,不断丰富儿童友好活动和空间设施、满足儿童、家庭的运动需求。
(三)针对《关于加快科技+社区志愿服务机制的区质量奖评选项目的建议》,积极与龙华区社区网格管理中心沟通,强化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志愿队伍培训。一是建议通过社区优选和居民自荐两种途径发展“志愿楼长”。社区主动物色一批符合“志愿楼长”标准的发展对象,采用上门拜访、教育引导等方式,发展首批“志愿楼长”,同时,通过宣传发动,鼓励社区热心公益的居民自荐担任“志愿楼长”。二是加大对志愿楼长培训力度,常态化开展志愿楼长培训活动。当好“邻里纠纷调解员”,主动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有关问题。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经常宣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时把社区公告的各项信息告知楼层住户。当好“治安防范协管员”,协助社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报警。四是当好“公共事务管理员”,带头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收集并反映住户对社区管理的意见建议,担当社区居民守望相助的纽带。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一是龙华区儿童青少年体量大、任务重、需求分化、工作人员有限,导致服务未能全面满足儿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多元服务需求。二是城中村社区儿童流动性大,导致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服务项目在挖掘需求、服务开展过程中难以形成完善的体系。
改进措施:一是针对各街道各社区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挖掘公益人士、爱心企业等资源,发挥集体智慧、精准施策,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与多样性,切实回应儿童青少年需求。二是着重研究发展战略和儿童需求,加快制定建设儿童友好城区行动计划,重点关注儿童身心成长,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型街道、社区、城中村建设,拓展儿童娱乐空间,着力提升辖区儿童友好指数,为儿童、家庭塑造更好的城市活动空间。三是协调城管局大力推动儿童友好型公园建设工作,在计划新建的中心公园提升工程、横坑滨水公园、大浪文化公园中充分考虑儿童活动需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设儿童游乐设施,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四、对区人大建议工作的意见建议
暂无。
深圳市龙华区群团工作部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