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20250442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深圳市龙华区委(政府)办公室日期:2025年10月20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尊敬的致公党深圳市委会:

  《关于依托深圳北站片区加快打造深港“城市客厅”的建议》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意见建议

办理答复

  建议一、围绕“深港文化艺术交流”谋篇布局

  龙华区深圳北站片区当前拥有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北站中心公园、中国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丰富的文旅资源,依托片区内中国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龙华区深入推进深港红色文化交流,联合中联办举办“港澳青年红色寻根行”活动,持续深化两地青年文化认同与互动,以及协同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联手开展“携手抗敌,东江纵队在深港地区的抗战活动”展览,深化深港两地馆际合作。此外,当前龙华区正探索规划建设龙华深港创意设计合作区,已出台《龙华深港创意设计合作区发展规划(2024-2035年)》,依托深圳龙华—香港西九龙文化资源和设计基础,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意设计资源,打造国际文化创意设计交流合作的示范平台和战略通道。下一步,龙华区将依托观澜版画基地和中国版画博物馆、上围艺术村、鳌湖艺术村等特色文旅资源为深港文化艺术交流的素材和平台,持续探索与西九龙文化区合作交流模式,错位参与深港文化地带打造。深化龙华深港创意设计合作区规划,编制《龙华深港创意设计合作区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意见》,探索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创意设计管理制度。

  建议二、导入深港“城市客厅”家具

  教育方面,龙华区深圳北站片区已初步形成国际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教育发展格局,开办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以及引入1所全寄宿制完全中学(从中一到中六)港人子弟学校——鲸帆港人子弟学校。医疗方面,龙华区先后赴日韩、港澳等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双招双引”及产业交流活动,如亚洲医疗科技创新中心、HASUMI免疫诊所(干细胞专家诊所)等,积极搭建合作沟通桥梁,重点探索生物技术开发领域以及外商独资医院设立等新模式。政务服务方面,龙华区设立“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政务分厅”,涵盖企业服务、涉税业务、人才服务等近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已累计组织开展19场“港澳主题办”特色专场活动。文化方面,在深圳北站1公里内布局了人才驿站书房、“湾区之芯”人才书房、樊登汇隆书房、美团“奋斗E站”书房等城市书房,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就业方面,推进英才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面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博士后人才、港澳台青年、外籍人才等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以及12-24个月的免费办公场地。印发实施《深圳市龙华区关于促进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消费方面,充分发挥深圳北站、港铁四号线“高铁+地铁”优势,加强文旅项目与龙华商圈等重点商圈联动,结合开市客、山姆等消费热点推出文旅消费优惠包,提升商业购物与旅游消费粘性。举办深圳新型消费季市级重点活动——2025深圳户外宠物文化周,为深港居民提供新型文化消费体验。下一步,龙华区一是以“深港教育融合”为办学特色办好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持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满足居民对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选择性需求。二是将加大对“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政务分厅”的宣传力度,提升港澳企业和服务群众对“港人办事大厅”和港澳专项服务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惠及更多港人港企。三是持续引进优质商业品牌,支持区内餐饮企业在深圳北站周边布局特色门店,推动商业设施提档升级,鼓励商圈针对港澳消费者开展专项促销活动,支持商户提供双语服务,优化跨境消费体验,打造及交通枢纽与多元消费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片区。

  建议三、深化深港交通“硬联通”

  一是龙华区联合香港旅游协会推动上河坊港澳湾商业街区落地港人服务中心,并开通“上河坊港澳湾-深圳北站”直达大巴专线,设立“港人专用车位”,满足港人便捷流动需求。二是龙华区正加快推进地铁22、25、27号线建设,通过在深圳北站换乘,可串联龙华超级商圈、观澜文化小镇、大浪时尚创意城等商业、文旅资源,有助于打造“深港半小时都市圈”,为市民及港人“双城生活”提供优质的出行体验。三是根据《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设立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的合作安排》,当前已在香港西九龙口岸设置并实施“一地两检”,同时广深港高铁推出“计次票”和“定期票”新型票制,简化乘车流程,便利市民和港人通行。下一步,龙华区将加快推进地铁22、25、27号线建设,优化在建地铁站点与周边商业、公共设施衔接通道,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便利性、舒适性与服务品质。会同相关市级部门探索优化票务模式,结合跨境通勤、往来等需求,推动两地“通勤式”融合,提升跨境交通的便捷性和灵活度。

  建议四、加强深港机制“软联通”

  对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方面,龙华区编制印发《龙华区贯彻落实<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龙华区与河套地区建设高水平联动区域、营造高效率科创环境、谋划高标准合作平台、打造高质量产业融合提供了实施路径。当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科汇通”试点已于2024年10月由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扩展至深圳市全市,有力破解非企业科研机构境外汇入科研资金无法可依的难题。下一步,龙华区将深度对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借鉴实施“五流”制度创新体系进出政策,推动科技要素双向便捷流动。

  就业创业方面,龙华区在深圳北站片区大力打造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推动深港信息交流、人才交流,印发实施《深圳市龙华区关于促进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落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补贴政策,提供一系列支持港澳青年人才成长保障措施。下一步,龙华区将依托深圳北站区位优势,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集群,积极与龙华国际合作中心、北站国际人才驿站等重要人才和科技阵地形成强互动,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及孵化器达成合作框架。持续优化双创中心创新创业生态,落实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实现更高质量的人才发展,营造一流的创新人才生态。

  金融市场开放联通方面,龙华区会同各有关部门积极培育并推动优质企业赴香港上市,组织多场企业赴港上市交流活动,如“星耀龙华”上市活动之“A+H”专场,聚焦企业赴港上市、二次上市及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助力企业拓展上市融资渠道。下一步,龙华区将会同市委金融办等单位,利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契机,积极争取更多金融创新试点政策,加强深港两地金融机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开展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创新业务合作,共同开发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议五、强化深港“城市客厅”视觉形象

  龙华区正开展龙华城市风貌和建筑特色规划及“双十园连通”规划设计研究,其中深圳北站片区列为风貌重点管控区,将通过规划系统指引,塑造其国际化的“城市客厅”门户形象。一是结合山体、水系等,规划多维观景试点,强化北站片区风貌的视觉感知。谋划大脑壳山观景点、民治水库观景点、油松河观景点等,结合第六立面提升和视廊管控,塑造标志性城市名片和特色打卡点;结合现有的北站中心公园观景点进行视域内的城市天际线界面管控,通过规划统筹高层建筑空间布局,引导形成错落有致、标志性强的城市轮廓,塑造国际化的都市门户形象。二是引导北站-油松河的中央绿轴打造立体连廊,塑造贯穿“山-城-站-水”的国际化活动走廊。串联北站中心公园、北站枢纽、超核绿芯及油松河等重要节点;结合周边未来城市更新项目等导控廊道宽度、建筑立面等,为汇聚国际化活动和场景体验奠定基础。下一步,龙华区将加快推进深圳北站片区风貌规划研究工作,进一步强化深圳北站片区深港“城市客厅”的城市风貌形象。

办理过程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专此答复。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

2025年8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