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把营商环境“软指标”变成企业“真红利”

来源:龙华新闻日期:2025年07月28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点赞深圳市龙华区“柔性执法”机制。龙华区把“刚性法条”与“柔性服务”拧成一股绳,用三张制度名片,把营商环境的“软指标”变成企业可感可及的真红利。

  免罚清单划出“容错带”,让轻微违法“软着陆”。过去,护士异地执业、小店占道摆摊、企业排放指标轻微超标,动辄罚款、停业,让市场主体“一次犯错、十年心惊”。龙华区以“免罚清单”为切入口,厘清“首违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等法定情节,配套出台裁量基准,把“该不该罚”的模糊地带变成“可罚可不罚”的白纸黑字,以制度给“无心之失”留改正空间,既守住了法律底线,也留住了市场活力。

  “扫码入企”筑起“透明墙”,让检查权力“不越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曾是企业最头疼的“访客”。龙华区上线“扫码入企”平台,执法人员扫描营业执照或房屋编码即可打卡,所有入企行为实时留痕;企业通过“i龙华”小程序可预约、改期、评价,真正实现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运行以来,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5%,联合执法把“多次敲门”变为“一次进门”,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干扰少了,企业预期稳了,投资信心自然水涨船高。

  源头治理注入“合规剂”,让行政执法“有温度”。柔性执法的终点不是“不罚”,而是“不再犯”。龙华区把普法、合规指导嵌入执法全过程:发现泥水违规排放,先责令停工、补办手续,再组织专家线上“会诊”,同步提供整改方案;对确有困难的企业,依法允许分期缴纳罚款,避免“一罚致瘫”。一家建筑公司因及时整改被从轻处罚,节省19万元,负责人直言:“过去怕执法,现在盼执法,因为执法人员带来的是合规方案,不是罚单。”通过“教育+服务”的组合拳,企业从“要我合规”转向“我要合规”,治理端口前移至风险萌芽处,真正实现了“处罚少一次、合规多一分、发展快一步”。

  从“首违不罚”到“扫码留痕”,再到“合规前置”,龙华区用制度创新把法律尺度转化为服务温度,把监管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柔性执法不是执法的弱化,而是法治的进阶;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龙华实践表明:执法有温度,市场才有热度;法治有包容,经济才有澎湃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