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共谋人机共生新格局 打造产城共融示范区

来源:龙华新闻日期:2025年07月28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7月25日,龙华区政协2025年第二期“委员议事厅”活动在锦绣科学园举行。区政协委员袁晖、张治强、代毅、刘斌、黄海滨与专家代表吴浩围绕“人机共生·产城共融——机器人产业‘政’协商”主题开展协商议事。

  近年来,龙华区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已集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企业近600家,产业基础坚实、集群效应初显。主讲嘉宾们认为,当前龙华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破圈”关键阶段,亟需在技术协同、场景开放、要素集聚等方面持续发力。

  围绕产业生态构建,代毅建议,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系统梳理机器人产业链上游资源,推动本地供需对接与协同发展;在城市更新中预留机器人应用接口,提升“人机共生”基础设施水平;持续强化政府服务与引导,精准发现并保护本土原创性企业。

  刘斌从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双维度提出建议:一是设立机器人产业“技术沙盒”平台,依托技术联盟或共性技术研究院,聚焦控制、安全、传感等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与应用验证;二是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图谱,推动按需引才、精准引才,系统提升人才梯队建设水平。

  袁晖聚焦数据和算力资源问题,建议政府重点破解两者割裂困境,推动实现安全可信的共享与协同;引导建设基于可信根的数据信息安全产业链,强化数据合规与模型可信技术研发;打造安全可信的机器人“大脑”核心技术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张治强聚焦企业融资难、周期长等“成长痛点”,建议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投融资体系,通过产业基金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技术流授信”等金融产品,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全周期资金保障。

  在标准建设方面,专家代表吴浩提出,建议由政府联合龙头企业共建智能机器人综合检测平台,提升产品测试与中试验证能力,推动制定关键性能指标行业标准,为机器人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黄海滨聚焦场景赋能,建议将龙华打造为“全国机器人城市场景试验田”,建立场景开放清单机制,优先培育政务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场景,由政府牵头搭建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平台,构建覆盖技术、产品到应用的融合生态机制。

  区政协副主席覃跃良、陈贤彪、王志毅、王朝成、黄红清,区政协机关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区政协委员及机器人相关产业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