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让土整成为发展“加速器”

来源:龙华新闻日期:2025年08月04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2025年上半年,龙华区强力推进土地整备工作,完成土地整备入库70.4公顷,所有地块均已完成权属验收及现状验收入库。

  土地整备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面对土地资源紧张、低效用地占比高等难题,龙华区通过集中连片开发,将低效仓储、老旧厂房转化为优质产业空间。例如,华南物流园35.24公顷土地被纳入“深圳北站枢纽城市功能节点”,为海克斯康、美糖科技等高成长性企业腾出“发展白纸”,上半年带动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落地。

  民生项目同样取得突破。通过“一户一策”工作法,观澜大道改扩建工程破解困扰7年的拆迁难题;针对地铁22、25、27号线建设,拆除4.44万平方米建筑物,惠及百万市民出行。

  在推进土地整备具体工作中,龙华区构建“区政府高位统筹+职能部门精准指导+街道办一线实施+技术机构强力支撑”的协同作战体系,打通信息流、决策流、执行流。出台《土地整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房屋补偿操作规程》,以4项计划管理硬措施、24项项目实施实招,为征拆全流程提供“路线图”和“说明书”,实现“阳光征拆”“法治征拆”。这一机制创新,既提升了效率,也增强了公众信任。

  回望历史,龙华区曾在第四轮土地整备中创下“用地规模最大、被搬迁人数最多、涉及建筑面积最大”的纪录。如今,土地整备“大地块精神”已成攻坚克难的基因,推动龙华从“硬骨头”到“新引擎”的蜕变。

  从“攻坚克难”到“长效赋能”,未来龙华仍需继续发力。

  深化协同效能。建立“数字孪生”平台,通过大数据预测征拆难点;推动国企、社会资本与政府形成“三位一体”合作模式,提升资金筹措和开发效率。

  强化公众参与。探索多元补偿模式,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加强政策透明度,通过听证会、公示平台减少误解。

  前瞻布局生态与人文空间。在九龙山数字城、观澜河生态走廊等片区,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和文化地标,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宜居环境。

  推动数字化治理。利用区块链实现征拆补偿全流程可追溯,AI辅助谈判策略生成,通过“揭榜挂帅”激发基层创造力,为高密度城区开发提供“龙华样板”。

  未来,龙华必将会在坚守底线、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中持续突破,让土地整备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