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政媒联合“搭台子”,市民踊跃“献点子”

来源:龙华新闻日期:2025年08月13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上围新村消防站旁摆放着电动自行车治理宣传展板,向市民宣传相关规范。

松元厦社区志愿者将地铁站附近的电动自行车有序摆放。

上围新村工作人员将电动自行车摆放整齐。

  “政府加强宣传和治理,物业加强管理和巡查,市民提高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必须各方协力才能效果显著。”“建议进一步完善充电设施建设。”日前,为纵深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闭环整治,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强大动能,实现电动自行车使用环境安全有序,观湖街道联合《宝安日报·龙华新闻》发起“观湖街道电动自行车整治邀您献出金点子”活动,得到市民群众热烈响应,大家踊跃贡献“金点子”。

  政媒搭台 群众喊话

  连日来,观湖街道多次举行电动自行车全链条闭环治理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各社区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压减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巩固提升整治成效,降低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推进落实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观湖街道还联合《宝安日报·龙华新闻》发起“观湖街道电动自行车整治邀您献出金点子”活动,广泛征集市民群众对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各方合力推动辖区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有序出行,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大家通过各种渠道踊跃建言献策。

  经过近期集中治理,具体效果如何?近日来到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实地走访并采访了部分市民群众。在松元厦社区上围新村,看到小区内上百辆电动自行车沿着围墙有序停放,出行群众都戴着安全头盔。小区消防站旁边还一字排开摆放着电动自行车治理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宣传电动自行车出行相关规范。在地铁4号线松元厦站D出口,看到附近虽然停放了不少电动自行车,但摆放规范有序,未对市民群众进出地铁站造成阻碍。

  多方共治 实现共赢

  如何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整治?市民群众有话说。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骑电动自行车出行必须戴好安全头盔,尽量走非机动车道,千万不要和机动车抢道。”居住在松元厦社区上围新村的市民张先生平时经常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对政府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非常支持。他说,他曾经亲眼看到过电动自行车出交通事故,所以自己非常注重出行安全,严格遵守戴头盔、走非机动车道、不闯红灯的出行守则。“现在政府对电动自行车出行要求越来越严格,闯红灯的现象明显少了,但我还看到有些电动自行车闯黄灯,希望政府部门也加强闯黄灯危害的宣传。”他说,闯黄灯的危险性也很高,容易出交通事故。此外,不少市民骑电动自行车到地铁站接驳,有时候把地铁出口都堵住了,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地铁站附近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

  “希望进一步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而且要加强巡逻和管理。”市民张女士也住在上围新村,她说常常有人充完电之后却不把车移走,建议物业管理单位加强巡查和宣传,确保充电安全、避免充电资源浪费。她同时建议,一定要加强电动自行车牌照管理,确保“一人一车一牌”。

  “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确实方便实惠,但是安全有序是前提。”市民聂女士认为,加强电动自行车治理必须政府部门、物业管理单位和广大市民群众各方齐心协力,共建共治共享,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政府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和整治,物业管理单位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巡查,市民群众自觉提高安全文明出行意识,这样一来,才能确保电动自行车使用环境安全有序。”她还建议,政府部门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最好选择周末或者节假日。“因为工作日很多人都在上班,达不到最大宣传效果。”

  治理话题 网上出圈

  “划分电动自行车道,与行人分开;无车道时,靠最右边行驶”“不是都有上牌么,那就跟汽车一样抓拍违章罚款”“在停放区域划线,让停车位置可视化”“抓到严重违规的,强行安装GPS定位”……线上,广大市民群众通过“一眼龙华”微信公众号、“深圳龙华”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踊跃为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建言献策,共同为创造规范有序安全畅通的电动自行车出行环境努力。

  “一眼龙华”微信公众号上,网友郑先生留言:城中村和各物业单位要专门安装电动自行车进出道闸,统一对合格上牌车辆发放门禁卡,被政府确定的改装车或无牌车禁止进入,对外卖、快递等民生类电动自行车发放临时门禁。网友王先生、董先生等人留言认为,针对电动自行车乱窜、违规载客等乱象,需从技术管控、执法创新、源头治理三方面协同发力。在技术管控层面,采取电子围栏+限速芯片,让违规行为“无处可逃”。建议新售电动自行车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在禁行区域(如机动车道、步行街)自动触发降速至10公里/小时。参考杭州经验,对快递、外卖等车辆加装AI行为识别摄像头,自动抓拍逆行/闯红灯行为并上传平台扣分。每块电池植入不可拆卸的RFID电子标签,扫描即可显示车主信息,解决改装车、套牌车执法难题。创新执法方面,建议提高违规成本,对首次违规者,扫码观看30分钟安全教育视频并考试。对第二次违规者,暂扣车辆并参加交通协管体验日活动。针对不规范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建议执法部门将其拖至其他地方停放,增加违规时间成本。

  “深圳龙华”微信公众号上,网友“L”认为,很多人想扔掉旧电动自行车,但不知放哪里,有关部门应提供报废点或回收点,给废旧电动自行车一个安家之处。网友“A小哥新能源-薯条”认为,有关部门可放宽上牌要求,同时要求所有电动自行车严格上牌,实行“一人一车一牌”,电动自行车违章、违规、违法视同机动车处罚。

  8月11日,视频号“老米说深圳”对观湖街道发动市民献策治理电动自行车一事点赞。其认为,也许让市民真正参与进来,才可能找到规范电动自行车秩序的出路。

  观湖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收集整理市民提出的好意见和好建议,还将邀请市民代表参观该街道电动自行车全链条闭环治理试点区域,与市民进一步深入共商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