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五周年之际,为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加大普法力度,近日,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观澜街道开展2025年第二期“美丽龙华垃圾分类十五类场所专项执法直播”活动,吸引2.8万人观看点赞,用“云监督”见证垃圾分类从“破题”到“深耕”的五年成果。
执法队伍首站抵达银星科技大厦,并采用“看现场、听需求、谈问题、评结果”的四步工作法。检查组细致查看了从公共区域、办公区到集中投放点的分类容器设置,所有容器均规范配置且标识清晰准确,检查过程通过镜头完整呈现。作为外卖包装回收试点单位,该大厦探索出诸多源头减量妙招。打印机旁张贴“双面打印”提示,卫生间专设擦手纸收集桶,办公区还配置了茶叶渣专用厨余垃圾桶,细节之处尽显管理智慧。
随后,执法队伍前往参与“3R无废酒店”建设的英威斯顿酒店,对其垃圾分类情况开展实地检查。在酒店内部,垃圾分类与源头减废的举措已深度融入各场景:在主要出入口、电梯厅、客房等住客高频活动区域,均按规范标准布设了分类垃圾桶;而在用餐区域,“空杯减塑”“光盘行动”等主题海报醒目张贴,既引导住客自带水杯或选用酒店可循环客用杯以减少塑料消耗,又通过主动提供小份菜服务,从源头降低厨余垃圾产生量。在后厨区域,酒店严格按条例规范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并建立了记录清晰的垃圾收运台账,通过分类收集与分类运输的衔接,将“无废”理念落到实处。
执法人员在直播中强调,垃圾分类绝非一蹴而就,既需持续监督,更依赖全民参与。执法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希望通过监督与引导,使文明习惯蔚然成风。这种法治与教化相结合的“深圳智慧”,正是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化的重要保障。《条例》不仅明确罚则,更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推广积分兑换等方式,以正向引导培育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彰显了制度设计的温度。
龙华区将持续深化执法直播行动,聚焦垃圾分类痛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在相关《条例》实施五周年之际,还将结合十五运会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创新打造“空杯减塑”示范场景,引导消费者主动分类投放纸塑饮品杯、养成自带空杯消费的习惯;此外,将进一步推进“无废酒店”建设,广泛发动辖区酒店参与垃圾分类实践,重点培育并打造“3R无废酒店”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动行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