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龙华区委统战部主办的第二十一期“同心龙华”议政厅活动在区民主党派服务中心举行。活动以“智慧治理电动自行车 促进龙华交通秩序与安全提升”为主题,会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等,共同为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建言献策。
深圳市政协委员、民革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作主旨演讲。她针对停放、充电、通行和改装四大乱象,提出三大系统性解决方案:首先,进一步明确区级交通发展战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提升公交质量+提高电动自行车使用成本”进行柔性控量;其次,像管理小汽车一样规范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停放和充换电;三是构建开放的协同治理机制,避免“九龙治水”。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围绕治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创新、法律法规的完善、科技赋能与智慧治理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交流。
在治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创新方面,民盟龙华区总支委员、深圳市昱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连从物业实践角度提出合理规划增设设施、引入AI智能管理系统、制定架空层停放规范等建议。民建龙华区总支二支部会员袁效禹建议按车辆属性分类执法,对电动自行车以柔性教育为主,对轻便电动摩托车和摩托车则严格执法。深圳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副总经理赵亮分享了“小黄鱼”地铁接驳巴士和“宝宝巴士”微循环线路,覆盖通勤、通学、就医等高频场景。深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龙华大队四级高级警长钟素娟分析了执法难点。在完善法规制度供给方面,民进龙华区总支会员、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月潭建议深圳市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专门的《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明确各方权责,为执法提供可量化依据。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常务副会长、充换电设施专委会主任、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会长范炎聪强调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建议构建强制性以旧换新与报废制度。在科技赋能智慧治理方面,袁效禹建议优化红绿灯系统,借助AI技术动态调整配时。范炎聪建议构建城市级电动自行车云控平台作为“智慧中枢”,制定统一技术标准避免“数据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