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为企业构建了“梯度培育+政策护航+精准服务”三位一体培育服务体系。图为充满活力的九龙山数字城。
近日,深圳市2025年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揭晓,全市347家新申报企业、246家复核企业入围。从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龙华区本次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复核34家,以总数81家的亮眼成绩跻身全市前三。这一成果的背后,是龙华区立体化培育体系与精准化扶持政策强强联合的集中体现,更彰显了优质中小企业对龙华区营商环境的认可和扎根龙华发展的信心。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他们深耕“20+8”产业集群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等突出特点,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龙华区的亮眼成绩,源于其构建的“梯度培育+政策护航+精准服务”三位一体培育服务体系。
据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系统化推进,该区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级联动、链式跟踪的培育体系,形成了“培养一批、成熟一批、认定一批”的递进式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龙华区实施分类指导,对符合基本标准的企业积极动员申报,对接近标准的企业进行精准指导,助其补齐短板,对暂未达标的企业建立长期跟踪机制,确保培育工作不留死角。在申报保障机制上,龙华区打造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的服务新模式,线上通过政务短信、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渠道实现政策精准触达;线下通过上下联动的方式,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发动潜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申报,“这项工作不局限于发动宣传,还有材料辅导、系统填报、政策解读等,”该负责人说,“我们通过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实现一对一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大幅提升申报通过率。”
为优质中小企业一路保驾护航的,还有龙华区健全的政策体系。2024年10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市龙华区关于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梯度培育体系、动态培育服务机制、多层次产业空间保障、租金支持、产业链协作、专业服务”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优质中小企业服务机制。例如,政策规定“对纳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龙华区租赁自用办公、生产用房(不含政策性产业用房)的,每年按实际支付租金的30%给予补贴,其中办公用房补贴不超过40元/平方米/月,生产用房补贴不超过10元/平方米/月,每年最高300万元,不超过3年”。除了提供真金白银的奖励外,龙华区还注重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数智化改造、上云用云、供需对接、上市辅导等多种综合服务。
目前,龙华区已经营造了优渥的企业成长土壤。据介绍,在日常工作中,龙华区工信局等部门积极跟进解决企业各种诉求,包括融资、空间、人才、交通等,为企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比如,对于拟上市企业,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合作,在基础孵化、综合金融、上市培育三个方面,为辖区中小微企业证券非公开发行、转让及相关活动提供设施与服务,做好专精特新专板的培育。
龙华区将持续深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助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活力,为深圳打造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贡献更多龙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