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10分钟圈”爽了老百姓,赛事如潮营造“活力城”

来源:龙华新闻日期:2025年11月21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简上体育综合体。

▲市民在深圳图书馆(北馆)阅读。

运动员参加2025年第二届广东省“龙华卡鲁杯”滑雪绿道公开赛。

龙华文体中心。

2025年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现场。

“哈利·波特禁林体验”吸引市民打卡。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项目女子18岁以下组决赛在龙华文体中心举行。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项目女子18岁以下组冠亚赛的终场哨声在龙华赛区响起,不仅为这场全国性赛事圆满画上句号,更标志着龙华成功完成模型(航空)群众性赛事与排球赛事的“双线承办”任务——赛场内,运动健儿挥洒激情;赛场外,优服务与亮丽城景交织,“龙华温度”与“龙华风采”通过镜头传遍全国。

  荣誉与赛事同行。就在十五运会火热开展时,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总局关于表彰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凭借在群众体育领域的扎实耕耘,收获“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为区域文化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添上了一枚分量十足的勋章。

  近年来,龙华以“场馆普惠化”为基、“IP品牌化”为核、“场景融合化”为径,走出了一条文体旅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完成从文体活动“零星点缀”到“全年不打烊”的蝶变。

  提质提速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高端赛事落地,离不开“硬核”场馆支撑。

  清晨的龙华区,三馆施工现场,昔日荒芜之地已浮现清晰建筑群落——未来,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组成的龙华最大公共文化建筑群,将成为市民新的文化打卡地。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设施陆续建成投用,不少龙华人已渐渐遗忘这里曾经的“一馆难求”。龙华文体中心常年活动、赛事不断,越来越多市民闻讯而来。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美术馆落成后,来看展、阅读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名人大咖也慕名前来“打卡”,这里俨然成为网红地标。

  “十四五”以来,龙华区加大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力度,规划建设大型文体设施项目18个,在此期间,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龙华文体中心、民治体育公园、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等文体地标陆续建成投用,11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文体设施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还稳步向“从有到优”迈进。

  “10分钟圈”满足市民文体刚需

  在龙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正陆续建成,现有75个服务中心、6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获评省特级文化站。

  在街头巷尾,“10分钟圈”悄然出现:各类体育场地已达2363个,公益性体育设施达1435件(套),“10分钟健身圈”形成;龙华图书馆、超百家城市书房等多层次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组成了“10分钟阅读圈”;随着类型丰富、功能互补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基本形成,龙华区的民生服务优势也愈发显著,进一步回应了市民的文体刚需。

  多元发展

  “大咖”助力城市文化传播

  近年来,居住在龙华的市民愈发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与名人大咖面对面的机会多起来了。

  不久前,科幻迷等来了雨果奖作家海漄与银河奖作家分形橙子。两人携新书《龙之变》做客龙图,畅谈创作背后的故事。而更早前,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阿来也来到龙华,与读者面对面,分享作品《大河源》中的行走故事与生命哲思。

  在得到“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听罗振宇分享“这个思路有启发!”;在樊登《知识进化论》中激荡出思维碰撞的火花;与梁晓声一起聊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跟孟广禄学一段唱曲……龙华区引名家,撒种子,为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寻求多元公共文化供给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市民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为点燃普通人的阅读梦想,龙华短短数年建起103家城市书房,嵌入城中村、商圈、工业园等各类场所。今年读书月期间,明诚书屋获评“最美城市书房”。

  改变,在阅读中,也在惠民举措所带来的实惠中。公益展览、文体培训“全年不打烊”,今年年初,龙华以“文体四季·YUE动龙华”为主题,推出70项内容、5000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旅活动“全年菜单”,为全区超200万市民释放欢乐升腾的“幸福烟火气”。这场全年大戏,重构着龙华文体旅商生态圈,让“四季联动、全年畅享”变成现实,也让更多市民沉浸式享受到“全域推广、全民参与、全程幸福”的欢乐体验。

  文体旅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间断地“派送”,推动文体活动向着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以赛营城

  高端赛事引爆激情活力

  一场赛如何影响一座城?答案藏在了“办赛即办城”里。

  此次全运会,从城市“美颜”到贴心服务再到串联文旅资源,龙华花了大心思,让许许多多“跟着赛事去旅游”的市民感受到新兴城区的热情与魅力。

  体育赛事的热度是一座城市青春活力的最好见证。近年来,龙华区的大型体育赛事“井喷”式发展,围甲、超三联赛、乒超总决赛、国际网球公开赛、国际男篮邀请赛等诸多赛事引发全民体育狂欢。在带来高涨人气的同时,也通过赛事让更多人看到龙华的新貌。

  “我专门从湖南过来观赛,为了支持广东队(女排U18)。”“我从香港过来,感觉这里很方便,高铁转地铁就到了。”十五运会期间,全国各地的球迷赶来龙华,让龙华着实“火”了一把。而更早前,仅中国乒超联赛总决赛便吸引了3万人次入场观赛,上座率超九成。赛事规格与影响力持续攀升,进一步激发了“近悦远来”探寻多彩龙华的积极效应。

  本土品牌圈下众多粉丝

  近年来,龙华区精心打造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等本土品牌活动,形成覆盖高端竞技与全民参与的精品活动矩阵。

  随着体育“三进”活动的有序开展,市民逛景区、商圈都有可能与顶级赛事“撞个满怀”:壹方天地商圈聚集全国首个室内风洞飞行店、首家室内冲浪俱乐部,其中,深圳iFLY连续四年举办全国室内风洞冠军赛,圈粉无数;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举办2025阿美中国锦标赛,殷若宁等国际球星齐聚,还建成深圳首个气膜室内冰雪场馆,举办“龙华卡鲁杯”滑雪赛,让市民“逛着商圈、景区就能看顶级赛事”。

  在“以赛兴城”的路上,龙华做的远不止赛事本身:大力支持围棋、女排、三人篮球、足球四大职业队伍,并引进罗洗河、柯洁等成立体育名家工作室。近三年来,深圳龙华围棋队分获“围甲”冠亚季军,创广东省最佳成绩;中塞龙华女排获得女子排超季军。中国足协(深圳)青训中心龙华分中心、“广东省冰雪运动训练基地”等也纷纷选择龙华,着手培育体育后备人才。“龙华杯”湾区城市围棋交流赛、“龙华百局杯”围棋大师混双赛、“柯洁杯”青少年围棋邀请赛等赛事接连举办,围棋、女排进校园如火如荼,诠释中华体育精神,播种体育梦想。

  去年,“深圳观澜湖体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壹方天地商圈也成功入选国家体育赛事“三进”示范点。

  让“观一场赛”变成“玩遍一座城”

  在“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时尚的当下,赛事经济也成了火热话题。以赛营城,让赛事“热”起来的同时,也可以深入挖掘赛事经济的长尾效应,让“观一场赛”变成“玩遍一座城”。

  赛事密集落地,参赛者和观赛者对赛事品质以及观赛体验也有着更高要求。通过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目前龙华已形成“地面交通引流、商家联动优惠共赢”新模式,成功将体育赛事活动流量变成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而体育“三进”则让更多赛事得以“走”出场馆、走向观众成为可能。今年全国室内跳伞冠军赛期间,壹方天地商圈客流量高达47.2万人次,同比增长27.3%;总营业额4944.2万元,同比增长25.1%;形成“赛事引流-消费转化-品牌增值”的良性循环,有效推动赛事赋能经济。

  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体育+”新业态的路径中,龙华通过赛事有效整合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领域,持续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把“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变成常态。“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办好一次精彩的体育盛事,更是做好一次成功的城市推介。”在十五运会新闻筹备会现场,龙华赛区竞赛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语气坚定地说。

  以“新”谋变

  “新花样”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近年来,龙华全力推进文体旅商深度融合,不断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激发文旅市场强劲活力,满足人们多样化、品质化旅游需求。

  “‘哈利·波特禁林体验’终于来了,快冲!”“孩子从小就是哈利·波特迷,这次说什么也要过来体验一番。”今年国庆,深圳人期待已久的魔法时刻终于降临。享誉全球的国际超级IP首次进入中国,落地龙华,意味着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推动龙华文旅行业走向更高维度的发展。

  而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签约合作,更拉开了“文化赋能城市、科技驱动创新、文旅融合共生”的龙华发展新模式。

  从《哇呜,大秦帝国》VR大空间沉浸探展(华南地区首展)到全球首站开放的《敦煌:千色之域》XR全景奇幻LBE体验展,再到今年的“哈利·波特禁林体验”,文体旅深度融合之下,也不断催生着新业态、新场景。

  新场景提升文旅发展优势

  玛丝菲尔花园限时开放成为“时尚打卡地”,观澜古墟、卡鲁冰雪世界等5个景点入选“粤式新潮流”,“龙华艺术乡村旅游线路”获评省级精品线路,“国瓷红木艺术博览游”“服饰创意工艺之旅”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线路……良好的消费场景可持续增强消费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更能激发强大的消费活力。

  作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龙华当前正持续丰富“X+旅游”新业态,为市民与游客带来更具多样性的体验。未来,龙华还将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全力打造全域全时全龄的旅游目的地生态圈,让文体旅融合释放的活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