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现公布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部分组成,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报告电子版可以分别在深圳政府在线(www.sz.gov.cn)和龙华政府在线(www.szlhq.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龙华区政务服务局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梅龙大道2283号国鸿大厦7栋A座503室;联系电话:0755-23332038;邮编518000)。
一、概述
2018年,龙华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坚持以《条例》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考核监督,进一步规范栏目设置、增强服务功能、拓宽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形式,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进一步推进主动公开,促进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以国家、省、市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国办印发的《政府网站发展指引》为蓝本,结合我区实际,制作《深圳市龙华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表》、《深圳市龙华区龙华政府在线信息更新表》等文件,将各领域主动公开工作具体化、更新时间明确化。同时,明确责任主体,依托“龙华区政务公开考评机制”和“龙华政府在线网站考评机制”两个抓手,进一步加大考评力度,保障政务公开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公开。在去年8月公布的2017年深圳政府信息公开民间评议活动中,龙华区以总分85.83分,在10个区级政府中排名第一的成绩首次获评“金秤砣奖”。
(二)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建设,促进行政“阳光透明”。一是政府网站方面,依托网站集约化建设,整合全区各部门各街道信息和服务资源,实现信息主动公开统一入口、统一形式、统一流程、统一发布;以“一体化”思维,打造“PC端+移动端”“中文版+英文版”政府网站双重平台,推动信息公开向多元渠道延伸;强化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网站服务应用,推出“网站用户行为分析平台”、“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搜索引擎政务图谱”等服务,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政府网”转载刊登。二是新媒体方面,组建我区政务新媒体“5+78+109”矩阵(5指区一级新媒体数量,78指区直部门、驻区单位、各街道办、区属国有企业等新媒体数量,109指辖区学校、医院、派出所、社区工作站等新媒体数量),粉丝总数达200万,形成“三微七平台一矩阵”新闻宣传发布体系,把“一盘沙”聚成“金字塔”,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营造矩阵集团化网络空间。
(三)建立“纵横”联动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内外力量。“横向”联动,强化区35个单位政务公开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内部协调联动机制,明确主体责任、细化岗位职责,夯实基础,层层压实责任,横向到边;“纵向”联动,实行“分片包干问责”制,在各栏目由部门负责维护的基础上,再将栏目排查监督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纵向到底。
(四)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升政务公开与政府网站业务水平。以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高标准的培训模式,开展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专题业务培训。一是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省府办、市府办专家领导,组成阵容强大的授课团队,开展业务专题培训;二是将培训融入日常工作,制作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操作视频,对新入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进行视频培训;针对个别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一对一”培训,根据个人情况帮助提升政务公开与政府网站建设能力。2018年我区政府信息公开主体35个,专(兼)职政府信息公开人员从成立政务服务局时的44人增加至102人。政务公开业务培训首次纳入全区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全年举办5期区级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专题培训,覆盖各部门各街道政务公开工作人员300余人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全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是社会热点、民生服务、行政执法类信息。2018年共新增和更新政府信息62223条,其中行政执法类信息17658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8%;政务动态类信息9848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6%;办事指南类4837条,占总体的比例为8%。
(一)着力加强公开政策解读工作,助力惠企惠民政策落实。一是新建数据解读专栏,按照主题、部门等维度对数据进行梳理分类,通过图解等可视化方式展现和解读,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功能。去年完成数据解读共19件,解读率达100%;二是致力丰富“龙华政府在线”“企业服务政策汇编”专栏,对企业服务有关的政策、办事指南、业务部门咨询电话等信息进行聚类整合,通过数字化、图表图解等形式进行解读,充分向社会告知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惠企政策及惠企事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振我区企业和经济发展。2018年专题解读达34篇,涉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全面梳理我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结合我区实际,深入研究重点领域信息范畴,与各领域主体单位对接沟通,在公共资源交易、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益事业建设、行政执法公开等领域增加或调整公开栏目,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在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在“龙华政府在线”网站设置“公共资源交易”栏目,积极发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等信息,并新增“履约评价情况”栏目,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增强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在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建设项目为重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保密审查程序,突出做好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等信息公开工作;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定期公开精准扶贫脱贫、社会救助等相关信息,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细化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内容。2018年“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模块共维护栏目15个,二级栏目56个。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一是全面提升官方权威发布影响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把活动策划与内容质量相结合,把积极主动发声与巧妙互动相结合,推动“深圳龙华发布”微信、微博影响力稳步提升,对各类新闻媒体刊载的负面舆情、通过监看发现的网络负面舆情、媒体单位转来未刊载的负面舆情等信息及时进行处置,做到及时预警、科学研判、妥善处置、有效回应。二是进一步畅通网站“互动”频道。在区门户网站的“互动”频道构建了“书记信箱、区长信箱、在线访谈、民意征集”等公众参与互动栏目。对涉及本地区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和公众关切等热点问题,通过互动栏目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2018年开展在线访谈10期,民意征集66期,收到意见数据多达330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的通知》(粤办函〔2012〕571号)要求,我区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加强区各单位之间的联商机制,答复做到依法有据、严谨规范。2018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87宗,其中网上申请53宗,信函申请21宗,当面递交申请13宗;所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在法定时间内依法答复,无不予公开情况,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申请受理情况如下:
四、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全年共发生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行政复议0宗,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2宗,截至目前,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1宗,尚未判决1宗。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年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一是主动公开信息内容简单、质量有待提高,各单位公开信息主要集中在政务动态类信息,社会公益类、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更新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各部门政务公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效。
针对以上不足,2019年我区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体责任、细化岗位职责,按照“谁发布谁负责”原则,进一步严格政府信息发布管理,确保公开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和权威;二是强化与区各有关单位的联动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人员思想认识和履职能力;三是狠抓政务公开考核工作,结合年度考评,深入研究各项指标,查遗补漏,量化提升;四是深化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我区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及负面清单,着重梳理重点领域亮点信息,加快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健全政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全面提升龙华区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五是进一步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方法,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拓宽工作领域,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创新公开载体,不断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渠道,切实提高政务公开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龙华区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