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了解高血压

来源:龙华区卫生健康局日期:2023年08月23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以伴有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高这么简单,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定义高血压的标准为: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二、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高血压如果能及时有效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稳定的水平,一般不会造成太大危害。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正确,可能会损伤大脑、心脏、肾脏等。

  1、损伤大脑:高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起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又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因素,因此危害性比较大。

  2、损害心脏:高血压对心脏有较大影响,部分高血压患者伴有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等情况,而且还会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3、损害肾脏:高血压长期存在没有得到好的改善,会增高肾小球内压力,进而损害肾小球功能,形成动脉硬化,还会进一步导致肾功能减退。

  除此之外,还可能损害眼睛健康,引发眼底病变、视力下降等。

  三、如何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生除与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相关,还与过量饮酒、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相关。

  因此,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要注意监测血压水平,注意养成健康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尽量清淡少盐、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还要保持情绪平衡。

  还有现在高血压逐渐呈现年轻化,年轻人也要时常关注自身血压。

  四、关于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不能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有些患者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等有了头晕、头痛、胸闷等“感觉”,就为时已晚。因此,定期测量血压很重要。

  注意事项二:要听从医嘱,按时服降压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担心服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①降压药没有耐药性

  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有些高血压患者,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需要联合用药起到降压效果。

  ②早控制早预防

  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

  注意事项三:血压不是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平稳降压的原则。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的品种。

  注意事项四: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时,仍要按医嘱服药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140/90mmHg就算正常了,之后采取间隔吃药。其实,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会加剧靶器官损伤,与高血压一样有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假如每天吃一片降压药血压偏低,可以改为每天吃半片,这样可以避免血压明显波动,但缓释片、控释片不能掰开。

  注意事项五:按时服药,也要定期复查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到门诊复查血压的波动受气温变化、情绪紧张合并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高血压患者需进行靶器官损害监测,药物治疗需要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控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