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府在线 龙华政府在线PC端 龙华政府在线英文网站 关怀版
聚焦重点区域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龙华区 发布时间:2020-01-10
文件已失效

  1月9日,在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龙华代表团小组会议现场,代表们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审议,纷纷抓住报告中的“关键词”,结合龙华区发展实际,围绕扶持实体经济、营商环境、人才培养、交通路网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深圳及龙华的发展建言献策。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新国,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罗莉,市人大代表、龙华区委书记杜玲,市人大代表、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卫,市人大代表、龙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晓东,市人大代表、龙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丽娟参加小组会议。

  大浪时尚小镇建设应提速提质

  报告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提出,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其中,服装作为优势传统产业要走向高端化。近年来,深圳时尚创意产业加速发展,大浪时尚小镇是重要的根据地。市人大代表钟华见证和参与了大浪时尚小镇从服装产业基地一路走来的20年发展历程,他建议,市、区推动大浪时尚小镇纳入全市重点区域,加快配套建设、产业升级进度。

  市人大代表刘晓燕则提出,德政路(石岩外环-福龙路段)是通往大浪时尚小镇的重要道路,自从建成之后车流量非常大,建设和日常管养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是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该路规划建设和交通秩序管理权限转交龙华区,促进大浪时尚小镇发展。

  北站片区发展引人关注,报告也指出要加快位于中部的北站商务区的开发建设。而在刚结束的龙华区一届四次党代会上,该区域同样被“寄予厚望”——要突出总部经济、国际商务、金融服务、购物休闲等功能,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区。市人大代表吴贵州认为,北站片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产业定位发生了变化,建议报告中的“北站商务区”改为“北站新城”,提升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

  吴贵州、刘健、钟华、谢春等多位代表还针对实体经济精准定向、产业空间保障、人才认定标准等问题抛出真知灼见。现场的“麦克风”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刻,代表们一字一句,饱含着对龙华产业转型发展的深切期盼。

  加快龙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开工和续建23条、340公里地铁线路。”“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更多的可支配财政收入用于发展民生事业,切实把教育、医疗等短板变为发展的潜力板。”报告中,今年一项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表述令人振奋。

  王虎善、吴贵州、谢春、李晓桃等市人大代表则关注到原特区内外差距依旧存在,其中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短板突出,建议市政府在规划、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原关外地区倾斜。

  “高峰时期,脚根本难以着地。”地铁4号线作为深圳南北走向的地铁主干线,客流量大,许多龙华人提起早晚高峰坐地铁的经历,有说不完的故事。4号线北延线预计2020年底通车,市人大代表对届时4号线的运载量也有担忧。目前,龙华未被纳入深圳轨道四期规划,龙华代表们纷纷建议,要加快中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深圳南北地铁通道,打通中部南北轴。

  相关文章:

市人大代表、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卫:坚持高质量发展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1月9日下午,市人大代表、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卫在参加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龙华代表团小组会议时表示,龙华区政府将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坚持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清正廉洁高效政府。

  王卫表示,市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主题非常鲜明,内容非常丰富,通篇都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并且结合深圳工作实际,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很好的体现。报告还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与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精神高度契合。同时,报告总结工作成绩有不少精彩的地方,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分析问题清晰,敢于面对勇于面对问题,这方面,作为区政府也同样要学会反思,做好惠民工程,尽最大可能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和日常生活。此外,报告谋划工作勇于担当、求真务实。部署了2020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特别是着重对全面提升超大型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阐述。

  王卫指出,下一步,将一如既往按照区党代会要求,着重在几个方面工作发力。一是继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在科技、金融、人才、技术赋能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喜新不厌旧”,积极引进新产业,重点发展5G产业、区块链产业,同时大力扶持原有产业;“抓大不放小”,重点扶持成长性好的科技类中小微企业。二是对标对表世界发达城区,搞好城区规划建设,在打造活力区方面多做文章。三是布局科技创新集聚区,以科技研发赋能。四是发展产业金融,为产业发展、城区发展提供力量。五是腾挪空间,加大旧改和城市更新力度,严控产业用地转化为其他性质用地。六是聚焦“七个有”,打造民生幸福城区。

市政协委员、区政协主席钟荫腾: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1月9日,在参加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联组发言时,市政协委员、区政协主席钟荫腾结合龙华区政协“委员之家”建设情况,提出基层政协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协履职平台,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钟荫腾说,龙华区政协从2017年成立起,就把“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思路,在广泛调研并充分吸收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采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建设了11个“委员之家”。龙华区政协“委员之家”以政协界别“条条”为依托,由区政协各专委会牵头,充分发挥各界别委员的专业优势和主体作用,建立了提案联谊、工商经济、社会发展3个界别“委员之家”,实现了界别全覆盖;以街道“块块”为依托,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建立了6个街道“委员之家”,着力打通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由区政协办公室牵头,建立了驻区全国、省、市政协“委员之家”,大力促进委员之间的联谊交流和工作联动,实现了层级全覆盖。

  钟荫腾表示,下一步,龙华区政协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充分发挥“委员之家”的阵地作用,努力把“委员之家”建设成为委员常态化履职的有效载体、学习交流团结联谊的重要阵地、了解和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平台。一是健全基层政协工作网络。在条件成熟的委员单位和社区建立“委员联络站”,进一步延伸政协工作触角,拓展委员履职载体,健全政协工作体系。二是加强管理。落实好《龙华区政协“委员之家”建设运营管理指导意见》,继续完善关于考核、评比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一人一档”,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做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三是发挥作用。依托“委员之家”“委员联络站”等实体阵地,充分发挥委员的优势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