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府在线 龙华政府在线PC端 龙华政府在线英文网站 关怀版
聚焦三大重点领域,破题“百千万工程”
来源:龙华新闻 发布时间:2025-08-26
文件已失效

观湖街道新田社区集体经济党群服务中心。

  “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龙华区紧扣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主线,围绕“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以《“1+10+N”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擦亮一张数字赋能“百千万工程”龙华名片、选树十大“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培育N个“百千万工程”特色项目,特别是聚焦“城中村、股份公司、农地”三大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亮点、典型。

  打造城中村鲜活发展样本

  近年来,龙华区不断创新城中村品质提升路径,积极探索高密度大城市治理新模式,以城中村为重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催生出了许多鲜活的发展样本。

  民治街道民乐社区作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推进“百千万工程”成效明显。为了推动基层治理从“深耕”转向“精耕”,民乐社区基于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等实际,以民乐村为重点,探索了双楼栋长服务管理模式,让社区党员干部和热心居民成为楼栋长的助手和朋友,通过“专职楼栋长+兼职楼栋长”的形式参与城中村服务管理。社区逐步搭建起“1+1+6”(1个双楼栋长理事会组织,1个数字化工作管理平台及涵盖双楼栋长招募培育、分片负责、事件处置、协商议事、服务轮值、评价激励的6项服务管理机制)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激发楼栋长这些居民身边“最近的人”持续提供“最亲的服务”。

  居民们纷纷反馈,“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民乐村人居环境的提升肉眼可见,在村口,社区联动17家共建单位打造了1400余平方米的“亲邻共建林”;在主干道,联动17家商铺打造160米“幸福花街”;在节点,打造了涵盖《村规民约》《民乐起源》《红色民乐》《深圳精神》《新时代》等主题的90米文化墙,新增“中医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品质空间,群众休闲好去处民乐社区公园正在提升改造,民乐村村史文化墙也将在国庆前揭幕亮相。

  推动物业管理进城中村,实现城中村管理服务的整体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是龙华区“百千万工程”的探索实践。民治街道上芬社区的西头新村是典型的“外卖地”城中村,138栋自建楼由130余位跨省业主零散开发。业主们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公选组建自治委员会,共同注资成立非营利物业公司。在党支部引领下,自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组织投入数十万元升级“猫眼”监控系统覆盖全村巷道;财务明细逐月张贴恳谈亭,哪怕15元利息也透明公示……在高效透明的自治管理下,如今的西头新村出租率稳居90%以上,即便是只收0.3元的物管费,每年都还能有结余。

  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深圳全市共有988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其中龙华区就有169家,占比超过六分之一。龙华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推动集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担重任”。今年7月初,《龙华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策略研究》课题开题,将聚焦社区股份公司转型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启示。

  近年来,龙华区集体经济涌现出多个创新实践。大浪街道建立“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库,创新培育龙华区首支“国资+集体资产”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由龙华资本公司与大浪街道辖属四家股份公司共同设立,将主要投资具有创新性和成长潜力的企业或项目,特别是在龙华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如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通过投资,推动被投企业或项目快速发展,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据了解,基金目前储备项目5个,其中,正在开展具体工作的储备项目两个,正在开展立项前讨论。

  观湖街道新田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探索“集体经济”和“社区综合治理”新路径,打造深圳市首家以服务集体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党群服务中心,首创深圳市“国资+集资”党建联盟新形式,实现“从无到有”的微创新突破,团结股民,宣讲政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造这个以服务集体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党群服务中心,对新田社区而言并不是偶然。新田社区是观湖街道城中村最多、社区股份公司最多的社区,也是股份公司党支部最多的社区。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新田社区同诸多原特区外社区一样,面临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才不足等共性难题,且由于社区人口倒挂严重,社区治理协同组织较少,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不足。

  找到了“症结”所在,关键在于如何破解。新田社区根据观湖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生态树”的总体工作要求,探索以“集体经济发展榜”和“社区综合治理榜”推进社区治理发展双提升的新路径。社区党委启动了“两个榜单”微调研,通过党建、治理和集体经济发展等多领域专家深入一线访谈调研,对榜单指标要素进行科学分析,设计榜单指标及配套机制,以“张榜打擂”的形式激发新田社区治安治理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促进新田社区治理能力和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实现警情下降、集体经济增收,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依托农地及周边资源打造都市田园体系

  龙华区“百千万工程”依托茜坑老村等优质资源,统筹周边自然与人文要素,建立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参与体验相结合的都市田园体系。

  450㎡荒地改造为融合菜地、花圃、科普区的多功能花园,含种植区、打卡点等7大功能区,种植60余种本土植物。26户居民认领菜地,组建“园长+社工+技术顾问”管理团队,通过“园丁早餐会”等活动增强凝聚力。这是福城街道茜坑社区的茜坑老村。随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这条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又见青春、焕活力。

  “这里,既不是常见的整齐划一的都市农场,又不是大众熟悉的单纯的共建花园。在这里,农场与花园兼而有之却又不是两者简单的结合体。它让人感到熟悉而又与众不同!”在半亩田园游览的龙华市民吴德坤说。

  据了解,半亩田园的前身是茜坑老村的一片120㎡左右的荒地,起初并不显眼,茜坑社区将此改造成农场,招募社区新老居民一起认领种菜。后来,茜坑社区党委积极协调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贡献土地,原本微不足道的“半亩田园”扩大到了450㎡。在这里,常见一对对亲子、居民在这里种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小动物偶尔出没,田园更添灵动。

  如今,在“百千万工程”牵引下,以“绿美”和“亲邻”两个主题,福城街道将茜坑老村内外的露营广场、榕树洞、月公园、水公园、亲邻街、亲邻巷、半亩田园、柿子园、茜坑绿道、茜坑水库等景点进行连片打造提升,打造了一条清新自然的“茜”游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