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民生大事。3月31日下午3点,在龙华街道清华社区,龙华街道执法队执法人员邹文明、唐明秀在直播镜头前亮出证件,对居民、责任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直播除了有生活垃圾分类导师、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参与现场,还吸引到超65万网友观看。
这是龙华区继2月17日首档“直播式”执法行动引起热烈反响后,接续开展的第三场直播执法行动。在上一期的节目中,区人力资源局对上市公司开展了劳动用工执法检查。本期龙华“执”播行动聚焦生活垃圾分类,经检查,总体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垃圾混装等问题,龙华街道执法队对不规范行为提出了整改要求,并将进行复查。
“生活垃圾乱投放将罚款”
执法人员一行率先来到新碑村的垃圾分类点,并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物业管理人进行询问,在检查的过程中特邀到生活垃圾分类导师邓女士讲解了金属、塑料等垃圾对应的类别,以及不同垃圾的投放标准。同时,她倡导市民自带购物袋,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另外,要按照公示牌上的规定时间——晚上7点到9点,将厨余垃圾投放至指定收集容器。
“对于乱投放垃圾的行为,我们会对其责令改正,其拒不改正的情况下,会对个人处以50元的罚款。”执法人员讲解道,“投放管理人应保持容器的完好、整洁,收集容器周边不应存在垃圾。”
“公共区域不能私设垃圾桶,餐厨垃圾要分开投放”
“在公共区域除了统一设置的垃圾收集点,不能私自设立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包括地下车库、居民楼层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楼层撤桶’”,执法人员讲解道,“垃圾桶放这里属于私设垃圾桶了。”执法队一行随机抽查街边的餐饮单位,针对其户外设立垃圾桶的不规范行为,执法人员要求餐饮单位将私设的垃圾桶撤除。
“你们这儿不能就地处理的厨余垃圾有没有全量交由特许经营企业收集、运输、处理?”执法队一行走进餐饮店,对店主进行询问。据执法人员介绍,餐厨垃圾是“地沟油”的重要来源,将餐厨垃圾交由正规企业收运,最大好处就是防止潜在污染的出现,也能有效遏制“地沟油”走上餐桌。
“依照《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规定,在餐厨垃圾中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混入的生活垃圾超过10公斤以上的,按每公斤处50元罚款。”执法队检查了餐厨垃圾的分类情况,要求餐饮单位将不能就地处理的餐厨垃圾交由特许经营企业进行处理,并要将餐厨垃圾与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开处理。
“将对不规范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复查”
“一个是混合投放垃圾,另一个是私设垃圾桶。这是餐饮单位垃圾分类的‘通病’。”对于随机检查的两家餐饮单位,执法人员总结道。经检查,店家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有待改进。执法人员表示将会开出责令整改文书,并将进行复查。
“提高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让垃圾产生经济和能源效应,对于龙华建设美丽家园也会有帮助。龙华区政协将持续跟进并关注这项工作。”政协委员艾克热木·艾山说。“跟着执法人员参与直播,受益良多。全程监督下来,垃圾分类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垃圾分类知识。”市民代表许女士感叹道。
“后续我们垃圾分类检查工作将会常态化,处罚不是目的,共同做好垃圾分类才是我们所想要的。”执法人员查看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台账,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完善垃圾流向等具体信息。同时,呼吁广大市民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绿色意识”,共建美丽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