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龙华区志愿者风采丨裴芙蓉:幸福于己,方可温暖他人

来源:龙华区群团工作部日期:2024年01月18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裴芙蓉以前上台发言照片.jpg

  我叫裴芙蓉,是龙华的一名家长志愿者,目前担任深圳市校外辅导员、“龙华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监督员”及龙华街道龙华中心小学生家长志愿者服务队特别顾问一职。

  做志愿服务中第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志愿伙伴就是咱们的桂老师。还记得当时刚刚参加完新义工培训(那时还叫义工),在培训会上我了解到龙华这边的义工负责人就是桂老师,于是,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他的联系电话。后来有一次,我女儿幼儿园班上搞活动,老师说需要家长义工,我非常积极地报了名,但是当时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并没有正式的家长义工,也没有义工服,我就想着能不能找桂老师借一下义工服呢?这样的话,也会显得更加正规。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拨通了桂老师的电话,却没想到他原则性非常强,一口回绝了,并表示义工服是不可以随意借用和随意使用的!当时我心想,这人也太不近人情了。后来,通过自己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以及对《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的仔细拜读,明白了桂老师当时为什么不随意外借义工服,反省到自己当时的想法多么可笑,同时也为我后来成为龙华区志愿者联合会的公益讲师埋下了伏笔。现在从社区到学校到其他社会组织,龙华街道注册志愿者已达70000+,各团队都有了自己的志愿者服装,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志愿红,已然成为龙华最靓丽的色彩。

  我的志愿服务第一站是献血车的协助,那时还属于宝安区义工联,我记得是2014年年底的时候,那年春节放假没有回老家,刚好在志愿服务QQ群里看到献血车招义工(那时还叫义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刚开始是给路人发放献血宣传单,后面熟悉了就给前来献血的群众讲解注意事项、协助医生做采血前的初步检查……后来,我把我老公拉过来一起献血,同时也带起了“徒弟”。当时来了一位11岁的小义工——“陈美华”,非常可爱,做事落落大方,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以后我的小孩我也要带着她一起来做义工,这肯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后来,女儿长大刚满10周岁我就给她注册了志愿者,到现在也经常带着她一起参加街道的各种志愿服务,比如:学校家长会协助、社区党群工作站值班、亲子公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

  不知不觉,今年已经是我加入志愿者队伍的第11个年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在孩子上学前,我一直是在社区、社会上参加志愿服务,孩子上学后也就自然而然的参加了学校的家委以及志愿相关服务。做家委也好,做志愿者也好,我相信在座很多伙伴都有同感:我们一定会收获一些委屈,收获一些心酸,也有可能被误解,但我想我们收获的更多是感动。所以我一直给我团队的伙伴们说一句话:“小事不纠结,大事不糊涂。”我们做志愿服务原本就是奉献自己的爱心,传递正能量,所以在听到和看到外界杂音的时候,不必去纠结和计较那么多,做好自己,用积极、乐观、友善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就是对异样眼光异样声音最好的回应。

  其实,我自己也有过纠结和瓶颈期。2019年到2021年期间,我女儿生病反复住院,而当时正值我担任龙华中心小学家长志愿服务队会长和龙华区公益讲师培训实践期间。记得有一次,女儿的紫癜突然又复发住院,而我们公益讲师团刚刚组织了一次新志愿者培训,我做为培训主讲,并且当天有龙华区志愿者联合会理事长徐驰老师对志愿骨干的培训会议。一边是生病住院的女儿,一边是已经确定好时间的公益培训,正在我左右为难之际,我家先生主动跟我说:“你去吧!女儿我照顾就行了,放心吧!”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全力支持,我做志愿服务才更有底气。

  后来,我在徐驰老师的培训会上听到了一句对我志愿服务道路上影响深刻的话:“幸福于己,方可温暖他人。”今天,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在座的各位伙伴。

  这十多年来的志愿活动,我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志愿者小白成长蜕变为志愿骨干、团队负责人。我见证着龙华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宝安区义工联到龙华新区再到龙华区志愿者联合会。这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志愿者队伍,大家一起参与着、奉献着、成长着并快乐着。做志愿服务一次两次不难,但是能够坚持十年如一日就不简单了,我们今天现场有很多优秀的伙伴都是十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的在坚持付出和奉献,向各位大爱优秀的伙伴们致敬!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