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党务 >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 本单位党组织重要决策 、工作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023年,清湖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守住一方平安,为全面建设“产业重镇、商贸旺地、魅力城区、人文家园”添砖加瓦。主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力稳步提升
以学促知,筑牢思想根基。按照区、街道统一部署,迅速全面铺开主题教育各项工作,积极推行“线上+线下”、“课堂+阵地”现场实践教学方式,运用趣味式、体验式、实践式党课方式,策划党建知识竞赛、“学习强国小闹钟”“党课开讲啦”等主题活动共26场;自上而下通过集体+自学形式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必读书目,组织下辖党组织到3处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成功打造龙华区“学习强国”平台试点推广社区,相关经验做法登上市“学习强国”工作简报并在全区各街道推广。
以宣化行,凝聚奋进力量。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各功能组指定信息专干,组建信息员联络群,落实信息报送责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力量。为精心讲好清湖故事、传播清湖声音、展示清湖形象,不遗余力、加压奋进深入挖掘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清湖社区的生动实践。2023年清湖社区获得区级、市级、省级各类媒体刊登共69篇,其中学习强国1篇,省级2篇,市级50篇,另有市级新闻平台播放新闻3篇。
以行增效,提升服务水平。结合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以党员先锋服务小分队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双向入楼、智慧楼长、共治共享”的“楼长职业化”社区微治理新路子;推进开发“清湖社区智慧楼长”小程序拓宽社区智慧治理,评定30位优秀楼长,30栋文明楼栋,在村口制定优秀楼长、文明楼栋张榜公告宣传栏,让租户慕名寻屋,不断深化“楼长职业化”项目。定期召开社区定格化管理座谈会、书记茶话会,上门办理高龄补贴认证、每周开展为一线工作人员送清凉活动等得到居民群众点赞认可。大力宣传民意速办、社区工作平台、深龙华、i社区四个平台,2023年共收到民意速办11360条,其中群众诉求件1159条,自主采集件10201条,社区工作平台自主搭建应用14个。
(二)服务经济建设,营商微环境不断优化
经济普查方面共完成5227个法人单位、1126户个体工商户摸底调查工作。规上企业摸排方面累计走访252家次,重点企业走访上报台账数据64家,收集企业诉求89条,已协调解决46条;纳统工作方面已摸排69家企业,挖掘扩充“准四上”企业名单40家,待进一步按纳统标准核实。同时,围绕“青春同行”“邂逅美丽”“青年课堂-微技能赋能”三大版块活动开展了青春联谊交友系列活动26场,覆盖企业60余家,参与青年人数1300人次,收获企业锦旗2面。
开展企业“家门口”服务。针对企业职工存在的职业病、电动车上牌、心理咨询、交友、职业提升等方面困扰,清湖社区创新“亲企驿站”项目,通过逐步增设政策咨询、便民服务、志愿招募等模块内容,完善了惠企宣传、中医理疗、电动车上牌、志愿者注册、社情企意收集等十余项服务。同时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亲邻惠企集市活动,打破了清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远离”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客观条件造成的距离壁垒,让园区居民群众、职工在家附近“赶集”,营造城市里的“烟火气”与“人情味”,为大家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内容和更便利的服务需求。全力推进清湖股份合作公司换届工作;成功发动辖区14家企业加入街道商会组织,其中理事2家、拟任副会长1家、会员11家,完成率在街道名列前茅。
建立“社区能人”库。社区针对环富士康奋斗文化圈的特点和优势,向青工居民发布“亲邻共享招募令”,深入挖掘辖区各领域达人,把工人朋友中有一技之长和自治意识的“社区能人”凝聚起来登记入库,引导越来越多的居民和企业参与社区基层治理。通过号召“社区能人”组建“共享”亲邻服务队,搭建邻里互助交流微平台,组织社区能人们参与社区便民服务日和亲企驿站多项公益服务,为社区“亲邻”服务贡献力量,让社区和企业、职工共同成长。目前社区“能人库”已壮大至33人,服务居民约1200人次。今年对20位“社区能人”和“社区民星”进行表彰。
推进“微创业孵化”项目。为助力青工就业创收,今年以来,社区已开设包括缝纫、美甲、美妆等5项微型技能培训班。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形成“短期培训、长期帮扶”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青工自信、提升就业能力和创收能力,并引导其考取相关资质认可。同时,让学有所成的青工代表为社区树立榜样、链接资源,引领更多青工朋友融入社区、反哺社区。此外,社区还继续与社区股份公司合作实施本地青年培育计划,为社区培养本地干事创业后备力量。
(三)着力民生实事,居民满意度稳中有进
以传统文化底蕴为抓手打造“人文清湖”亲邻品牌。清湖社区清湖老村拥有700多年的人文历史,现存有三界庙、廖氏宗祠、元珠私塾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清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强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和奋斗文化相结合,将一个个“盆景”,串连成一条社区“红色路线”,建造“红色·奋进·人文”景观。同时,以“亲邻文化”为引领,从人文历史、传统美食、手工技艺、变革发展等方面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通过“体验·传承·共享”等形式开展,以清湖老村历史遗迹为载体,结合节日主题和传统习俗,集中开展主题展览、“舌尖上的邻里情”、传统手艺、“左邻右舍”大榕树下话家常等村落文化系列活动,组织居民一起在大榕树下听故事、品传统美食、聊家常,感受烟火气,加强邻里互动,让社区居民认识了解社区文化,提升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
履行居委会职责扩宽议事渠道。居委会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扩宽反映问题的渠道,提高议事受众面。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12次,收集社区居民议题24个,已解决20个。共计走访慰问各类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累计163次。为社区居民开具证明103份,整合活力资金开展各类居民活动共计10场,整合星光老年之家经费开展长者活动共计5场。同时组织力量完成了占地面积300㎡,建筑面积120㎡的长者驿站建设,既解决了辖区长者社会组织阵地缺失的问题,又提升社区长者群众的文体生活,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截至目前社区工作服务方面,申请居家养老服务3人;申请高龄老年人津贴120人;走访独居老人7人30余次,落实辖区退休人员共310人指纹验证工作,完成年度老人高龄津贴资格认证120人;申请长者就餐23人;申请居老化改造10户。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59人申请监护人补助,协助社康给患者体检53人;管理走访约200多余人次。申请市及区临时困难重大疾病医疗资助金3人次;为困难居民申请慈善会救助2人次;低保户跟进摸排2人次;走访困境儿童30人次;排查及慰问露宿流浪人员26人次,协助5人返乡。开展少儿康复申请暂有20余人,新申请、变更残疾人证6人,在岗补贴申请暂有3人,免费服药申请4人,免费领药40余人次,开展民微活动7场,直接服务140人次,申请辅具8人,摸查困难群众50余次。走访退役军人78人次,发放慰问品78份;完善退役军人建档立卡系统档案80份;受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58份。2023年,清湖社区完成工作站选址搬迁工作。同时,在清湖社区东村建设建筑面积100平、活动面积300平长者驿站,涵盖乒乓球、象棋、纳凉亭等活动设施,并成为老年社会组织的活动阵地,惠及社区近500名长者。
服务卫生计育发展。开展孕优和地贫防控的宣传活动6场,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80人次。开展科学育儿促进活动10场。开展卫生计生宣传活动38场,受益群众3680余人;免费派发避孕药具1468份,发放宣传资料2635余份。为辖区103名符合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人员申请奖励扶助;为辖区611户独生子女申请办理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为辖区5户特殊家庭申请扶助金30000元。走访慰问辖区5户特殊家庭。办理各类计划生育服务证明共计254份,新建卡23220条,处理出租屋注销数据45220条,七大项反馈信息处理共计2655条。
工青妇工作协调推进。工会方面新组建工会7家,完成换届5家;新增缴费企业4家,全年工会经费累计收缴300余万元;推动会员实名认证2836人,任务完成率113%;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完成26664元,任务完成率296%;推动签订集体合同1家,完成率100%;推进龙华区总工会暖工基金捐款1万元,完成率100%。团委方面坚持夯实基层团建基础,认真做好共青团员发展和推优入党工作,新建各类团组织8家、覆盖团员20余名,发展团员1人。定期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活动,开展亲子护童活动10余场,依托龙华街道“志愿积分”平台,广泛开展政务大厅和党群等阵地志愿服务、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超过3143人次,服务时长达9551小时。社区两名优秀青年分别获得街道“优秀团干”、“优秀青年”称号,5名志愿者获得“龙华街道优秀文明实践志愿者”称号,7名志愿者获得“龙华街道优秀交通安全劝导志愿者称号”。妇联方面:开展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婚调宣讲活动多场,为辖区妇女儿童、青年朋友提供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组建完成花半里网格片区妇女联合会、清湖社区清风醉妇女联合会共2家妇联组织。组成30人“故事妈妈”义工队、组成巾帼志愿服务队,共计招募志愿者超200人次,提供志愿服务800小时。开展困境儿童走访慰问活动27次,落实空间改造服务2人、提供成长向导服务1人,来深建设者家庭空间改造项目1人。社区三名优秀妇女个人及家庭分别获得“最美巾帼志愿者”、“最美家庭”、“巾帼标兵”称号。2023年12月,在由市妇儿工委牵头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和评估工作中,清湖社区被确定为第一批建设市级儿童友好社区。
(四)严抓市容环境,社区面貌持续改善
常态化开展巡查整治。一是“六乱”整治方面:整治乱张贴小广告约14500张,超门线经营约11000宗,乱摆卖约5500宗,乱挂晒约1300宗,乱堆放约9000宗,整理共享单车约35000辆。拆除辖区核酸点铁马、围挡等100余处,清理破旧横幅60余条,城中村三线整治370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划线约102处,有效解决了重点地段“脏、乱、差”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环境。常态化开展2023年市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工作,及时跟进处理社区35个点位测评及整改情况,今年以来共测评点位68次,测评问题895个,整改895个,整改100%率。二是河道巡查方面:开展“清四乱”行动44次,社区河长巡河55次,发现问题12个,开展1场河长制宣传活动,派发宣传资料约200份。三是“门前五包”方面,责任书签订784家,签订率100%。四是为推动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社区巡查监督辖区14类场所约1900家次,整改约500家。夜间督导巡查88次,处理城市管理智能化监管平台案件65宗。
营造清洁美好环境。组织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干湿分离、精准投放,入户宣传12750户,完成率100%,志愿督导585次,完成率100%,开展22场“微课堂”培训,导师队伍22次进住宅区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4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1场垃圾分类民主协商会,11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
通过宣传引导、上门督导、执法处罚等手段,推进犬只芯片注射,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2场,派发宣传单张约500份,签订文明养犬承诺书45份。监督辖区物业小区城中村加强“四害”消杀28次,落实灭蚊工作。开展共44次“四害”消杀行动,开展3次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活动,派发除“四害”物品约550份,宣传单约600份。配合职能部门积极推动花半里清湖花园业委会选举工作,顺利完成花半里清湖花园业委会选举工作。经过全站上下共同努力,清湖社区荣获深圳市绿色(宜居)达标社区称号。
以安全提升城市品质。一是燃气方面第三批“瓶改管”查漏补缺工作纳入安装的清湖新村楼栋设计1169户,已安装完成707户。“清瓶”白名单核总结构户数32480户,其中长期白名单129户,过渡白名单2409户,非白名单33163户,核查完成率100%。持续推进125户底商改造工作,最终符合设计条件的底商已安装完成率100%。持续开展管道天然气安装巡查,按照“应装尽装”的原则,第一时间上报燃气公司并督促底商负责人尽快联系对接安装点火。配合燃气公司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燃气用户专用金属连接软管更换工作,已完成符合条件更换的城中村、物业小区共2649户。二是综合减灾方面,全年累计出动约1500人次,车辆约500车次,巡查边坡挡墙约1200次,巡查河道约560次,巡查桥洞约320次,市政道路巡查约380次,建筑工地约150次,老旧屋约1500家次,排查户外大型广告牌约1500余处,拆除破损广告牌1处,签订户外广告安全责任书398份,楼顶水塔巡查380处。古树林地巡查924次,林长副林长共巡查35次,共发现隐患10处,完成隐患整改10处,其中清理工业垃圾2处。积极应对深圳“9·7”特大暴风恶劣天气影响,全力做好台风“苏拉”防御工作,台风期间辖区无重大事故发生。三是C类房屋排查方面,辖区C2类14栋,已鉴定11家,已发放鉴定通知书3家,C3类44栋,已全部清空封闭。
(五)守牢安全底线,群众安全感与日俱增
以高压态势推进消防安全生产巡查。整合安监、网格、消防、综合执法、警区、股份公司各方资源,拉网式、地毯式开展隐患排查,已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公众聚集场所、出租屋、零星工程、小散工程和“三小”场所等各类场所共10930家次,发现隐患1934处,整治隐患1900处,整改率达98.2%,下发《消防安全隐患责令整改告知书》280份。同时加强台账管理,今年来“三小”场所已建档834家,均已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城中村居民楼“七个一、八个一”配备率达100%。在日常巡查管理工作的同时,并对每位房东进行了培训,培训既有书面的又有实际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参加培训人员面广量大,培训工作细致全面,效果显著。
建设用电保障坚强可靠的城中村。2023年城中村供用电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清湖社区需整改楼栋数量167栋,已完成检测、城改楼栋167栋,完成检测率及楼栋整改率均达100%;辖区已顺利完成整治目标,为辖区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扎实推进电动车综合管理。针对电动车常态化开展交通劝导及宣传工作,劝导佩戴头盔,安全文明出行;联合交警铁骑,在清湖辖区重点路口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共2380宗。对不符合交通规则安装的电动车充电设施拆除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设置电动车集中充放点80处,建设充电桩209台(2262个插口),建设充电柜19台(充电仓位275格),累计建成充电口(格)2537个。按充电插口数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配比1:3的标准,完成总进度的100%。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及防火宣传教育。今年以来,辖区组织在城中村、各物业小区、工业园区开展宣传教育及消防演练共29场次。活动共参与人员数1086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约1780多份。还利用社区居民塔式微信群转发身边的火灾事故案例等途径来提高社区居民火灾防范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来深化安全生产意识和提升应急救援技能,进一步筑牢安全管理防线,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六)深耕综合治理,辖区社会面日趋和谐
做优做实定格化管理服务。共检查各类场所3317家、出租屋660栋6198套间,发现隐患1471处,现场整改隐患1308处,上报各相关部门闭环处置163处。上门慰问困难群众76户,共送出物资48件,办成实事28件。发现纠纷65起,成功调解纠纷65起。入户宣传6198次,清洁小广告1887张、摆放自行车1108辆、乱堆放50处,整治超门线经营125处,禁烟宣传65处。上报至街道组织部经典案例28例。2023年7月24日下午,龙华街道清湖社区党员先锋服务小分队在落实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中成功劝导一名离家出走2年的15岁花季叛逆少女与家人团聚--“让爱回家”,充分发挥了定格化管理服务在基层治理服务机制中的优势,并受到振兴常委表彰。
强力推进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标准化开展“四实”基础信息采集,截至目前,共采集人口信息89605条,修改人口信息40483人,注销人口信息94599人;采集楼房信息25栋3658间套,修改房屋信息8624间套,拆除楼房信息115栋1495间套;采集法人信息1667条,修改法人信息4659条,注销法人信息599条。已纳入分级分类系统337栋30221间套(清湖老村因旧改未纳入)。评定“宽管级”出租屋225栋、29211间套;评定为“严管级”的出租屋共111栋、1010间套。评定为“安全文明楼栋”的共44栋、3168间套,其中“三星”级37栋、2317间套;“四星级”7栋、766间套。居住人员信息申报共落实申报159748人,注销85710人,核查粤居码名单32364条,开展自主申报检查19次,并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相关规定,处罚违规业主19人,罚款9500元。
常态化开展维稳综治各项工作。开展禁毒宣传活动8场,派发宣传资料约2200多份,小礼品200多份,张贴禁毒海报93张。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6场,派发宣传资料约2200多份,宣传小礼品100多份。开展反恐宣传活动12场次,派发宣传资料600份,组织辖区反恐成员单位开展反恐演练12次。开展普法讲座4场,张贴法律宣传海报63张。开展反信息诈骗、养老反诈宣传活动23场,累计派发宣传资料12000多份。开展反诈骗宣传讲座6场,在人流密集点摆放反诈宣传屏,定时播放反诈宣传视频及标语,开展反诈骗塔式微信群转发约200多次。信访平台(民意速办平台)、省一体化平台等转办案件976件,结案963件,无一延迟。其中民意速办平台793件,接上级转办、警区、书记信箱、群众来访等183件,张贴群诉平台二维码海报112张。上传群众诉求平台共1022条,符合奖励金申请案件8宗。完成领导约见154宗。扎实开展“一村一律师”驻点服务工作,律师坐班52班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36条。
(七)强化监督执纪,政治生态长效化好转
全面从严抓作风。组织全员签订2023年《廉洁自律承诺书》,累计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13次,作风教育3次,发布节假日纪律作风温馨提示5次,累计谈话提醒10人。累计开展考勤纪律检查累计73次。针对公职人员骑电动车不戴头盔或佩戴不规范的情况,制定记入个人绩效、抄写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验式站岗”、自我检讨书等措施,累计开展交通安全检查38次,达到了警示和教育效果。
围绕中心抓落实。将纪律监督与社区各项中心工作部署同步推进、同步监督、同步到位,重点检查二次装修、零星小散工程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文件规定施工以及二次装修、零星小散工程报备资料的审核、报备证明的开具等。跟踪检查市容巡查及其整治落实情况,全力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全面营造了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党建工作还不够扎实,第一议题学习照本宣科多、领读传达多,研究落实少;二是工作创新思路有待拓宽,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三是城中村精细化管理仍存瓶颈,特别是对流动摊贩的疏导和管理缺乏文件支持和有效手段;四是便民设施不足,居民归属感、家园意识比较淡薄;五是党风廉政建设不够到位,廉政文化建设不明显,全面从严治党氛围不够浓厚。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化社区党委引领作用。一是全面开展主题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深入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不断丰富、满足党员群众学习教育需求;二是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党建业务同部署同落实,以党建带群建促妇建强团建,以“四注重四同步”工作法,推进“环富士康片区”党建、群团建设、青工服务和青工阵地建设;三是继续做细做实书记茶会话,畅通社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深化多元治理,拓宽社区治理“朋友圈”,通过开展“楼长表彰”“社区好人”“最佳能人”等评比机制,形成居民良好的亲邻意识,推动社区党委各项工作有效落地。
(二)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坚持以居民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好社区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建设宜居宜业社区。积极做好“城市管家”和社区股份公司的对接协调,引导社区股份公司与“城市管家”加强合作;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业务知识培训和入户宣传活动,提高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与投放准确率;强力拆除违规户外广告、整治“六乱一超”,宣传引导商户做好“门前五包”,打赢打好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提升攻坚战。
(四)持续推进定格化管理服务。根据《龙华街道社区定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楼长制管理,做实做细定格化片区基础信息台账,推进定格化管理服务“回头看”机制,以“定格+”模式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五)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不断完善便民服务站 “办不成事”窗口服务功能,解决好群众在政务服务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实好“谈心谈话”机制,提高干部职工工作效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将廉政宣传延伸到社区每一个角落,全面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