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党务 >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 本单位党组织重要决策 、工作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基层“组织力”。一是坚持加强政治学习。运用“双学习”制度开展第一议题学习,利用好线上学习平台,大力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和思想觉悟,社区党委今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7次,落实“双学习”制度8次。二是强化组织建设。督促社区各支部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做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督查工作,结合主题教育工作指导各支部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三是优化组织体系设置,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城中村党组织完成单独组建8个,组建率达80%;非公企业党组织新建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共建已达28个。
(二)打造亲邻特色项目,提升服务“邻聚力”。全面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水平,营造更加和谐友爱的“亲邻”活动氛围,一是实施“睦邻”计划开展“千耆之声”社区红色朗读亭启航计划、“桃李行动”社区公益讲师团培育计划、“书香飘万家 亲子共成长”社区阅读推广等项目,优化提升党群亲邻服务;二是实施“乐邻”计划开展亲邻集市、“亲邻杯”篮球赛、睦邻荧光夜跑等油松特色“亲邻”项目,促进邻里和睦;三是实施“安邻”计划联动爱心企业深化开展“3+1”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培育邻里互助社区精神。
(三)创新载体建强阵地,注入文化“新活力”。建立“1+1+2+N”亲邻服务阵地,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1个亲邻之家、2个党群服务v站及N个特色的微型阵地,以居民多元化需求为导向,从阵地建设、活动开展、贴心服务等方面多维发力,v站是暖锋驿站、是老年学堂,而书屋成了加油站、凉亭变身议事亭、核酸亭改成凉茶亭,社区将具有油松特色的服务传递到居民身边,把服务融入百姓生活,把服务送到居民心里。
(四)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激活治理“聚合力”。一是联动驻社区单位。与辖区内学校、社康、消防站等结对共建,发挥合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例如与街道交安办进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与油松消防站开展亲子零距离体验消防工作开启安全启蒙课,与社康医生进小区开展公益义诊义讲传递健康知识。二是培育居民自治服务项目。像“虾米公益绘本分享会”“马萍公益舞蹈课”“暖阳爱心服务义工队”等一批由党员群众冠名的优质服务项目就此产生,“家人治家”氛围日益浓厚。三是培育社区“民星讲师团”。讲师团由老党员、退休干部及技能达人组成,旨在打造1个公益课程资源库+N个公益讲师的“1+N”社区公益讲师团,探索参与式的公益讲师团培育机制,不能让社区居民受益,还让社区公益资源得到有效聚合和施展。
(五)党建工建联合互促,发挥党建“影响力”。一方面,活动联办,丰富党工活动载体。社区积极探索两新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注重在机制创新、活动联办、优势互补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建与工建的互动作用,在各类活动中凝聚党工关系。如组织两新企业支部与企业工会共同组织开展拔河比赛、篮球赛、羽毛球、乒乓球等团队活动项目。另一方面,服务联做,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企业工会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发挥关心关爱职工教育、协调解决职工困难诉求方面的作用,并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共同开展特殊群体、扶贫济困、便民服务等活动。如服务企业方面开展惠企服务专题书记茶话会、商务英语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服务百姓方面开展走访慰问特殊群体、领取困境儿童微心愿活动等。
(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高社区“治理力”。一是做优做实定格化管理服务。每周组织一次格内全员下沉入格,通过定格化走访建立关心关爱名单53人,联动社区爱心企业通过走访慰问、心愿认领等形式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超过180人次,组织党员志愿者及义工等力量开展党员志愿者定格夜查23场。二是“社区书记茶话会”宣解议聚。以新春、定格、惠企、阵地等主题开展“社区书记茶话会”14场,搭建互动共治议事平台,收集、办结意见建议26条,确保民意民情“事事有回音”。三是数字赋能社区精细治理。例如在建立定格化管理服务应用中,社区工作平台将工作任务进行系统性分配,达成信息共享,让不同的格组成员同时看到实时更新的格内工作动态,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团队成员实现工作协同,社区工作平台目前搭建应用40个,上架12个,累计上传数据126万条,平台为社区各项工作提“智”增效。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2023年工作的同时,本人深入查摆、认真剖析,发现当前在抓党建工作上还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系统性学习政治理论方面比较欠缺。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中,结合“三会一课”、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开展学习,但仍存在学习不及时、学习不深不透等现象,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二)党员队伍的先锋队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在组织监督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使党员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主动履行党员责任和义务、党员活动、党员志愿服务不积极参加等问题,大部分支部过于依赖社区党委的统筹开展,支部缺少自主组织性。
(三)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待提升。花园小区党支部及城中村党支部书记无物业管理人员或者业委会交叉任职,在小区建设治理、物业管理服务、邻里和睦方面,党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党群服务阵地作用有待加强。在阵地调配方面,居民在合唱练习、书法学习等动静性质不同的服务中,需合理调配党群阵地满足居民的合理使用;在服务需求方面,持续完善党群服务阵地优服务功能,提前做好居民对党群服务的需求调查,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阵地服务。
(五)数字治理工作应用场景不够全面。社区积极推进定格化管理平台、物联网宣传屏、简道云、智慧安防系统等各项数字治理应用在社区落地,推广民意诉求平台对社区各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高效便捷作用,但是目前居民服务的应用占比不高,居民享受数字治理工作场景并不全面。
三、认识体会和努力方向
接下来,本人将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建,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以基层组织力为抓手,促基层党建工作新提升。一是全力坚固堡垒、增强支部引领作用。督促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强化支部建设;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强化组织创新;积极发动党支部参与定格走访、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强化组织引领。二是全员争做先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和责任意识。三是全面协同治理,密切党群联系。持续开展社区书记茶话会,充分发挥平台“宣解议聚”功能。
(二)以坚持为民服务为抓手,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强。一是项目化开展各类群体服务,聚焦居民实际需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打造“一阵地一品牌”特色服务项目,促进党建品牌“亮”起来。二是为困境老弱群体开展结对帮扶,倾力解决群众困难,在职责范围、能力范围内的做到应帮尽帮、能帮尽帮,暂时不能解决的,链接资源推动化解。三是释放社区“民星讲师团”大能量。结合调研,由民星讲师协作制定多元化的公益课程内容,每月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公益课程培训,并继续吸纳有想法、有技能的居民加入讲师团,打通公益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以数字应用平台为抓手,倾力打造亲邻互助社区。一是用好用实民意速办平台、“i社区”等便民服务数字应用,畅通民意渠道,推动各类民生诉求快速知晓,及时介入,落地解决,让社区服务提质增效。二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服务模式,加强数字安全保障,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不断推进数字治理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三是结合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强化党群、邻里的互动联系,以“亲邻互助”为目标,在定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搭建更多便民服务应用场景,不断提升邻里互动,营造亲邻氛围。
(四)以党风廉政教育为抓手,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开展教育警示。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法规法纪的震慑,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发挥好警示教育强震慑固防线作用。二是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加强纪律和廉政教育,大力纠治“四风”,多渠道、多方式畅通群众信访监督举报方式,营造崇廉尚廉良好氛围。三是提升重点领域监管。重点加强民微、工程、执法管理等具体事务督查,全面梳理廉政风险防控点,推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