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观澜街道黎光社区2024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来源:龙华区观澜街道办日期:2025年03月19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2024年,在龙华区委、观澜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黎光社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民生导向、精准服务,探索数字赋能,践行民生服务,助力土地整备,整治消防隐患,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美化社区人居环境。

  一、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上级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组织建设、强服务功能、解实际难题、谱发展新篇,成绩显著,亮点突出,实现党建与社区中心工作相融并进。

  (一)强学习固根基,坚持精准发力,拧紧政治思想开关。一是凝心铸魂抓牢思想建设“定盘星”。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化第一议题学习,严实“三会一课”,细化“学习强国”平台日常督学,活用谈心谈话机制,开展“探访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等多形式的“庆七一”活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强基固本织密组织体系“一张网”。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社区党委科学统筹、周密部署、严谨有序一次性成功选出股份公司发展带头人,为社区集体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组建2家“两新”党支部,顺利完成三同步“两个覆盖”百分百。三是从严从实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无死角”。本年度转入党员5名,按期转正1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转积极分子3名,3名流动党员纳管,两新11个党支部32名党员纳入属地管理,注重对入党各阶段23名同志的一线淬炼培养,将常态化参加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形成制度。四是多措并举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合拳”。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社区推出“党委带头学+支部深入学+个人灵活学”,开展主题党委学习会50场,警示教育会8场,推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纪学习书签22期,借力社区纪委“三项监督”、“码上举报”等,筑牢廉政自律之线,营造风清气正之风。

  (二)守岗位勇担当,践行使命职责,凝聚定格服务合力。是夯实阵地建设,筑牢党建堡垒发挥6大街区123人的力量,以“五心”服务融民心,初步形成了以“茗语华苑党群V站”“老党员奋斗驿站”“长者服务站”“司机之家”“党群服务中心”为矩阵的“三站一家一中心”党群阵地服务格局,成为社区基层治理零距离服务群众的“起点”。二是创新流动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推出“三员驻点”“问题直通”“流动调解室”等举措,依托“定格化+小分格”,整合各类力量,收集意见、受理诉求、化解纠纷,累计受理并化解劳务纠纷、工程纠纷、征拆纠纷等225宗。三是巧用邻里议事,议出治理良方。在精耕“街区丈量+街区议事+书记茶话会”治理基础上,发挥楼栋议事团聚力共治作用,找准“议事”着力点,解决交通不畅、火灾隐患整改慢、电动车充电及停放难等居民关心关注的诉求问题86个。四是强化宣传引导,激发自治活力。推出好邻居评选活动,持续发挥茗语气排球、闪亮服务队等组织作用,涌现出市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共产党员、治理之星等多名先锋,发表亲邻报道165篇,获评区委组织部先锋服务优秀案例49个,有效推动治理氛围。

  (三)解民忧惠民生,聚焦急难愁盼,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一是用心做优“一老一小”服务。积极链接区、街道资源,申报“悦”读好时光——亲子共读促成长和“小小航海家的海上探险之旅”主题儿童乐园等16个民生项目和6个活力资金,真正实现“居民点菜,社区买单”。二是持续构建“亲邻睦邻”常态。借助“i社区”规范“V站长”志愿者值班值守机制,闪亮服务队与“天天向上”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大手牵小手”共当智囊汇。新组建企业关工委2个,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迈向新阶段。开展美食嘉年华等亲邻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共计服务2万余人次,“红心.芳华”青少年传承项目获区关工委十佳工作品牌。三是不断焕发“多元共治”活力。深国际物流园司机之家搬迁升级后从新出发,“为爱归家 幸福龙华”服务项目让暖心持续;升级打造“邻里互助婴幼儿共育馆”,以儿童视角打造友好型社区。“颐养乐福,爱满黎光 ”长青老龄大学让老年生活精彩纷呈,基层治理成效让居民可感可及。

  (四)定标准立规范,激发党建活力,推动人居环境精治。一是引领多方发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高效完成347户“瓶改管”通气点火;受理121宗“二小零”工程备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巡查,及时消除隐患,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以高分完成火灾隐患省挂牌整治预验收工作。超额完成3家专精特新企业和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开展结对共建植树活动3场,植树100棵,共同打造绿美示范项目“共筑林”。二是借机土地整备,助力城市更新发展。社区党委全力以赴、全面助力,完成黎光产业片区深莞先进制造业走廊项目东片区97%以上的签约工作;快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22号线黎光车辆段土地整备,顺利拆除签约用地,实现项目开门红。三是坚持数字赋能,架起精准治理高速路。立足四大数字治理平台,持续发挥区级示范点先试先行优势,全面推进数字应用、数字赋能、数字管理,助力基层治理,精准党群服务。

  二、存在问题

  对照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工作力度上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党员教育管理不够严格。一是有的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部分党员纪律规矩意识淡薄。例如,部分党员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二流动党员管理难,目前社区摸排党员主要依靠网格、党员志愿者等定格化服务力量,摸排方式也局限于入户走访、微信等常规化方式,党员流动信息大数据共享程度不高,且10名流动党员全部统一纳入居民支部管理,而非分散式、灵活式管理,导致一些党员长期缺席组织生活会。三由于党员分布较广、且日趋老龄化,流动性强,党组织覆盖难度大,班子的持证率不高、相关党务人才、资源缺乏等因素使得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

  (二)党建业务融合力度不足。黎光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辖区各类组织共融共促、互联互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物业小区党建存在薄弱环节。近几年,社区党委多次推动成立茗语华苑小区业委会,但由于业主态度消极、利益冲突等原因导致小区业委会“成立难”,多元共治的渠道受限制。同时,支部班子成员往往身兼数职,抓业务工作投入精力多,抓党建投入精力相对少,缺乏系统的工作谋划和长效的党员管理。二是股份合作公司的党建基础不够扎实。支部仍停留在仅能完成“三会一课”等基础工作的水平,凝聚力不够、动员力不强,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不到位,且主题党日活动存在重痕迹轻实效的问题,缺少对股民的关心关爱,导致有些党员在村集体经营发展中参与度不高,党群干群关系不够紧密。三是两新党支部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今年8月以来,“两新”党支部纳入社区管辖,但在管理中存在有的支部负责人主要精力集中抓业务,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且平常缺乏对党员的关心和教育,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缺乏凝聚力、引领力和战斗力。

  (三)党建服务还存在差距。黎光社区党委作为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组织建设,着力增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将党的工作和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抓党建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黎光社区目前正处于更新发展的关键期,有时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抓社区发展、社会管理和重点工作上,放松了抓党建工作的力度。二是特色品牌不够突出,在树典型、抓示范上下的功夫不够,品牌定位不够清晰,未能紧跟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导致活动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缺乏活力。三是各领域的党建融合共建还不够深入,撬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还不足,社区、社会组织、居民、企业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共治渠道、共治平台还较为有限。比如茗语华苑小区尚未成立业委会,还未完全激活小区依法自治的动能。

  三、认识体会和努力方向

  2025年,我们将持续坚持基层服务、基层治理、基层保障,从服务民生出发,立足社区实际现状,着力推动黎光社区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政治建设,把好党建引领“方向盘”。一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抓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做好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坚持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二是严实辖区16个党支部管理,持续加强对23名入党各阶段同志一线淬炼考察,阶梯式储备后备党员、党务骨干力量,建设高素质党群服务团队,助推党群服务阵地提质增效。压紧压实管党责任,通过谈话提醒、警醒教育等,开展常态化日常监督,持续提高社区党员和工作人员遵规守纪意识,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纪律教育常态长效。

  (二)聚焦基层基础,激活社区发展“动力源”。一是持续打造茗语华苑物业党建联建试点,总结验收,复制做法,不断向辖区物流园、科技园、工业园推广。大力推动茗语华苑党支部阵地新址建设,保障党组织活动有序开展。二是依托物流园党建,助力园区“司机之家”“劳动争议调解室”建设,服务新行态发展,推动家门口纠纷化解。三是聚焦重点工作,借力定格化服务力量,协作处理各种难题,助推片区土地整备工作圆满收官。

  (三)聚焦社区力量,写实民生服务“新答卷”。一依托“三站一家一中心”党群阵地服务格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服务小分队力量,打造社区党群“997”服务常态和10分钟服务圈。二是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不断擦亮闪亮服务队品牌,壮大“天天向上”少年志愿服务队伍,创新打造“一老一小”服务联合体。三是对标各领域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制定精准化、多样化的服务计划,引领好社区自组织建设和发展,共同参与社区精治理、惠民生。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