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党务 >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 本单位党组织重要决策 、工作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024年,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本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与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工作要求,敢为善为、真抓实干,有力推动社区党建和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近年来,社区荣膺“深圳市民族团结进步互嵌式示范社区”“龙华区2022-2023年度群防群治模范队伍”“龙华区聚善日活力社区”“观湖街道三八红旗集体”殊荣,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一、主要工作
(一)突出以学铸魂,在对标看齐中把握新形势、新使命
一是落实学习制度。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讲座、线上学习平台等多元化方式,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65次、党组织书记讲党课80场次及主题党日等线上、线下学习教育活动240次,引导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忠实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学习督导。开展“学习二十大 强国伴我行”学习强国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18名党员学习总积分达80000分以上,较去年增加9名;19名党员2024年度积分达15000分以上,较去年增加6名,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丰富学习形式。组织社区党员群众代表前往南山博物馆及南头古城参观学习,让党员同志在集中教育中深受洗礼。
(二)突出强基固本,在管党治党中力求新突破、新成效
一是夯实组织覆盖。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2024年,完成社区党委、社区纪委补选工作,成立安居峰景苑小区党支部和安居荟智院、观城一期等4个临时党支部。同时,完成宝观城等7个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及河西村等3个村党支部支委补选工作,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二是完善阵地体系。优化社区“1+3”党群服务阵地布局,构建亲民、便捷的“15分钟”党建服务圈,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常态化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安全监管,提升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防范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切实规范阵地管理、强化服务效能。三是严把发展党员。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总方针及工作要求,积极吸纳新鲜力量,为党组织增添活力。2024年,社区新增入党申请人6名,吸收积极分子6名,发展党员1名。目前,社区下辖2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8人,党员队伍趋向年轻化、知识化,平均年龄为4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比高达70%。四是落实“一岗双责”。每季度专题研究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盯春节、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节前廉政教育提醒工作。一年来新提拔主办3人、新入职工作人员31人、内部调整16人,均进行谈心谈话,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管理。
(三)突出党建引领,在街区治理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定格+共建”激发自治内驱力。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利用街区闲置土地进行“微改造”,建成“老友农场”,推动“废地活用”,进一步改善城中村环境,助推绿美社区建设。累计开展活动28场,义捐义卖活动共捐出50斤菜品,农场主爱心探访困难群众15户,服务570人次,农场循环自主运营良好。佳华领域花园小区党支部与幼儿园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共同举办首届“浓情中秋 艺满家园”中秋文艺晚会、“童心故事会”等文化活动,促进支部联建,构建街区党建资源共享新格局。二是“定格+医疗”提升服务专业性。深化“定格+医疗”,充分发挥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统筹街区、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康等构建专业化的“服务联盟”,形成“红马甲+白大褂”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活动10场,义诊66场,服务群众1400人次。连续两年派发新生儿关爱大礼包86户87人,其中6场活动入选公共卫生委员会服务案例周报。三是“定格+调解”强化治理精准度。依托“群众诉求服务小红格”治理,提升应急联动及处突能力。同时,整合塔式微信群,高效联动多方力量,快速解决信访矛盾。常态化开展街区自治委员会23场,全年累计处理民意速办平台、“书记信箱”等交办问题和矛盾纠纷6178宗,办结率 100%,办结国满件24宗。本人带头接访59人次,解决金茂路货车长期占道经营、佳华商圈拉伽瑜伽馆培训费退费等38个问题,有效处理道路破损、装修扰民、工程烂尾等舆情投诉28条,推动解决棕榈泉悦安阁项目以及观城一期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工人拖欠工资、陈屋围城市更新项目拖欠过渡期租金纠纷、长安围股份合作公司与河西新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利益分配等问题。
(四)突出以人为本,在为民服务中力求新锻造、新提升
一是推动股份公司产能升级。党建引领集体经济转型,宝观城股份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鸿致科技大厦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新增集体物业3.1万平方米。社区一、二级股份公司总资产增至12.8亿元,其中宝观城股份合作公司总资产为8.7亿元;全年社区两级股份公司营业总收入达8268万元,其中宝观城股份合作公司营业总收入3059万元,社区股民2024年人均年收入达4.34万元。二是抓好民生微实事。坚持民生需求导向,全年完成民生微实事11项。结合“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社区书记茶话会”12场,开展各类游园会、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108场,社区3个居委会依托活力资金开展各类文娱活动59场、聚善日主题活动72场,惠及辖区居民5万余人。二是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帮扶独居老人及非户籍困难群众7人,共资助8000元,整合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扶老助残助困,全年对4户低保对象、8名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发放各类救助补贴约45万元,协助社区残疾人申请帮扶救助补贴约430万元,慰问特殊家庭248户,完成适老化改造10户,入户探访高龄老人55人次,进一步强化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三是用好社区基金。聚焦公益事业发展,增强社区“自我造血”功能,社区基金6年累计支出近149万元,用于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品质,有效破解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不对等、资源调动不充分等问题,获得“慈善活力社区奖”及“聚善日活力社区”荣誉称号。2024年筹得40多万善款为社区内的高龄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开展关爱救助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党建引领股份公司集体经济管理力度有待提高。对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董事、会计等关键人物的刚性约束不够,有些股份公司管理层民主管理意识不强,个别决策做不到公开透明,公司的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监事会未能切实履行职责,没有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监督。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二)党员教育管理有待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党员没有进行分类指导和精准培训,导致部分党员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党员管理方面,对个别党员的纪律要求不够严格,对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了解不够深入。
(三)社区党建创新力度不够。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党建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习惯于沿用传统经验和做法。缺乏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党建工作品牌和活动载体。
三、认识体会和努力方向
2025年,本人将继续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树牢党建主责主业意识,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以昂扬奋斗姿态,为全面建设“数字观湖、首善街道”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多力量。
(一)聚焦“强党建”,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纪委、督查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把学习成果高效转化为工作成效,加强队伍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股份公司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善治理”,统筹兼顾提升治理效能。一是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当好治理“护航员”。深化落实“群众诉求服务小分格”工作,持续深化“家校社警”协同联动,进一步完善前端排查预警机制,畅通群众诉求平台,织密信访维稳防线,及时捕捉“弱信号”,提前介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二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织密安全“保障网”。巩固火灾高风险隐患整治工作成果,持续对辖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日常巡检,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强化小散工程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大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力度,提升“三防”应急响应能力,深化应急一体化训练,建强社区三防应急队伍,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是推动街区治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定格+”服务机制,完善社区精细治理,将治理“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紧贴民意诉求,深化精智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聚焦“优服务”,不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一是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加大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深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五社联动”聚合能力,做好辖区民生兜底工作。二是文娱活动更加丰富。深化打造民生微实事品牌项目,充分挖掘社区“明星”,常态化开展社区“亲邻”活动,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