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党务 >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 本单位党组织重要决策 、工作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024年,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浪口社区党委全面落实各项部署安排,围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为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筑牢了坚实的政治根基。现将今年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率先垂范、深化学习,一贯到底强化政治建设。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积极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各党支部集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部署工作,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推动学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今年来,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第一议题”学习81次、“双学习”81次。二是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筑强战斗堡垒。新组建盛荟城居民党支部、宝龙新村党支部2个党组织,选优配强班子,实现城中村党组织全覆盖。开展组织生活台账检查12次,党组织“三会一课”集中培训2场,支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三是做实意识形态工作,筑稳思想高地。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让意识形态工作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作用。截至目前,召开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会2次,专题部署会2次,在社区党委内部通报、传达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情况6次。
(二)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毫不松推进作风建设。一是组织领导坚实有力,责任担当层层压实。制定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通过党委会议部署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构建起“党委统管、纪委主抓、书记负责”的责任体系,每季度与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工作站工作人员开展谈心谈话,本年度约谈11人次,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不留死角。二是警示教育入脑入心,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依托党纪学习教育,组织辖区党员组织参观大浪文化名人优良家风教育实践基地2次,开展党风廉政专题会议4次、专题活动2次、纪律党课9次,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三是监督执纪精准有力,权力运行规范有序。全面梳理社区廉政风险点,制定相应防控措施10项,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加强对股份合作公司“三资”管理,完善党群联席会机制,审议股份公司重大决策事项14项。
(三)紧盯目标、攻坚克难,一着不让推动平安建设。一是强化巡查,做好兜底,源头清理安全隐患。经区消安委综合考评,高标准通过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验收工作,顺利摘牌。全年巡查“三小”场所2080家次,整改消防安全隐患708处。开展夜查专项整治行动78次,“打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16次。小散工程共备案106家,开出整改通知书35份。食品安全督导督查完成率达100%。二是及时排查,贯彻规范,充分把握安全态势。持续关注社区重点人、事、场所,定期召开“5+2”关爱帮扶小组工作例会,排查患者共160多人次,送治患者12人。班子带领网格队伍全面摸排更新人、房、物、事、情等基础信息28万余条,通报隐患10631宗。三是多元主体,协同发力,高效化解社会纠纷。联合各部门对多元纠纷应调尽调,化解率达95.2%;全年处理民意速办案件9947宗,案件处理率99.8%。开展8次法治讲座,提高社区居民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全年开展扫黑除恶、交通安全、反诈禁毒等主题宣传活动26场。社区全年未发生个人极端事件。四是及时处置,积极作为,全力突破疑难案件。多次联合各级部门协同宝龙新村物业管理自治机构理事会商谈,有序推进宝龙新村招投标工作;协力完成宝龙新村西区电改,目前逐步完成中区、东区线缆铺设。
(四)聚焦民生、改善福祉,一心一意增进群众利益。一是抓实载体,以民生实事打造品质生活。共实施民微项目14个,总费用45.58万元。深化社区养老护老,长者助餐服务33人;链接团工委资源,实现困境青少年微心愿12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70余人次,提供专项帮扶18人次。二是文体惠民,以本土特色引领多元发展。围绕虔贞女校打造历史讲解员培训、青年集市、儿童议事会等品牌活动,链接资源入校开展活动15场,全年共开展活动156场,发布新闻稿件140余篇次,活动短视频《浪口品年味》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三是抓细抓小,以专项行动优化居住环境。组织开展“六乱一超”专项整治行动192余次,整改问题1.54万余项。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8128次,志愿督导活动1700余次。
(五)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一体增强社区治理效能。一是聚焦重点,做实做深基建工程。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推动开展二期、三期“瓶改管”项目8个,目前已安装挂表数11783户,点火共6993户。二是促优创新,社企连心共谋发展。“线上+线下”双线并行走访辖区企业300余次,深度摸排企业需求,常态化开展“百人进千企”活动;开展深工守护活动10场次,吸引80名新业态会员入会,开展技能比武竞赛2场。三是活用资源,激发辖区共建活力。充分活用社区基金、工青妇等领域资源,开展迎新春嘉年华、义卖等公益活动,协助12户困境家庭申请关爱帮扶;携手辖区学校、爱心商户开展各项服务20余次。四是强基固本,落实定格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服务“小红格”工作模式,完成巡查走访36次,解决群众诉求227宗。五是志愿聚力,先锋共筑社区风貌。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64场次,新组建志愿服务队伍3支,发动志愿者近400名,服务1.5万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社区的党建工作也存在短板与差距:一是理论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常常把学习当做软指标,没有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习常仅满足于规定动作。二是应急处突能力有待提高。社区应急处突队伍不足,存在人员分散、能力不均、多头指挥等问题,未形成统筹协调工作局面。三是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居民诉求日益复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压力大。四是服务承载能力有待提高。目前社区党群阵地还未建设,仅有的党群服务空间较小,难以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
三、认识体会与努力方向
(一)坚持政治统领、培根塑魂,全面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领导、各项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社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严肃组织生活。高质量落实好各党组织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提高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三是抓牢意识形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每年至少召开4次意识形态专题会,及时分析研判排查各领域风险隐患。有效利用党群服务阵地、社区微信群、新闻媒体报导等做好正面宣传,协助街道做好监管社情民意和网络舆情动态工作。
(二)坚持强化主责、强基固本,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一是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切实做好群众工作。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为载体,依托定格化服务机制,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二是深化社区“大党委”建设,拓宽共建共治平台。依托党组织联席会、书记茶话会、党群议事会等载体,不断拓展各方对话窗口,共商共建探索社区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社会支持的聚力共治模式。三是加强党建示范点建设,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围绕“情系困境 爱暖童心”主题,聚焦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关注”,强化精准服务效能。四是建优党群服务阵地,营造和睦亲邻家园。加快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科学规划服务功能区,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推动党群服务功能“标准+”。
(三)坚持全面从严、长效常态,全面提升纪律规矩约束力。一是常念思想“紧箍咒”。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月”专项活动,建设提神醒脑、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时刻警醒党员干部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常打监督“免疫针”。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紧盯“四风”新动向,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选取“四风”问题、廉政反面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实质,举一反三,持续精准地查找社区的廉政风险点,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三是常筑廉洁“防火墙”。落实社区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社区纪委监督责任,严肃配合查处违纪违规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良好环境。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为风清气正的社区发展保驾护航。
(四)坚持底线思维、源头化解,全面提升安全防控执行力。一是聚焦消防安全管控,及时掐灭隐患苗头。常态化开展“三小”场所、出租屋、公共场所、工业建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消除辖区火灾安全隐患。二是聚焦小散工程巡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持续强化小散零星工程安全监管,严格查处拆分、超范围备案、擅自改变用途、拆改主体结构等违规行为。三是聚焦汛期安全防御,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加大对辖区危险边坡、C3类危房、挡墙、建筑工地、易涝点等区域的巡查力度;结合气象、水情雨情变化及时开展汛期防御巡查及转移安置工作,全力确保极端天气下不发生安全事故。四是聚焦矛盾纠纷调处,主动创稳攻坚克难。盯好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落实落细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依托“民意速办”平台智能化预警矛盾纠纷,协同各方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
(五)坚持困境帮扶、关爱服务,全面提升社区发展和谐力。一是打造多样队伍,铺设关怀信息网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辖区内部资源,扩张服务覆盖面,打造服务品牌。二是守护“一老一小”,绘就“朝夕美好”画卷。动态更新困境老幼人群台账,依托社区优势资源和阵地,打造“幼访老”“老带幼”等老少皆宜、融合促进的文化活动。三是携手青年群体,塑就青年疗愈港湾。依托青年夜校、公益活动等为青年提供常态化精准化服务,以实际行动“拉青年一把”。四是注重德治教化,营造和谐互助氛围。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宣传时代楷模事迹,开展多样化、创新化的友邻活动,塑造“睦邻互助”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