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党务 >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 本单位党组织重要决策 、工作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024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上横朗社区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一年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保障作用不断提升。现将工作述职如下,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评议。
一、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夯实党的建设新基础
一是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组织开展8轮集中学习和1次现场教学,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会、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理解和认识。二是持之以恒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社区党委召开党委会议15次,党委书记讲党课2次。下辖各党组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共开展党员大会16次,支委会36次,开展党课16次,主题党日36次。圆满完成股份公司换届选举工作。三是树立意识形态“主心骨”。把意识形态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定期专题部署,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年发布新闻宣传报道79次,开展对辖区户外宣传栏、电子屏巡查48次,开展扫黄打非工作7次,严防意识形态风险。四是多措“廉”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重点领域监督和纪律作风监督融入日常,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谈话提醒4人次,落实抓早抓小工作。统筹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2场,镜头投稿12篇,信息稿4篇。全力配合做好巡察工作,通过巡察立行立改完善了社区工作机制4个。
(二)依托定格,推动管理服务出新彩
一是深耕定格化、精细化管理。将辖区精细划分为5个片区、26个网格、80个楼栋格,安排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入格扎实开展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服务行动280余次。二是建立“定格+亲邻”工作模式。开展一对一帮助居民群众化解邻里纠纷,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关心关爱上门服务,启动特色服务项目“一老牵一小”隔代教育成长项目,营造“五益五邻”社区浓厚氛围。全年共开展亲邻党建活动360场,实现居民“按需下单”。三是社区书记茶话会形成固定机制。每月常态化开展,广泛邀请辖区各类代表,围绕社区居民的琐事、急事、揪心事组团式出谋划策,开展书记茶话会12场,收集问题25条,成功解决23条,1条移交街道相关部门处理,1条正在推进办理。四是打造“亲邻林”为城市添绿增美。积极发动辖区爱心企业紫荆1号双创园捐赠绿化树苗,联动龙华区法院、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和辖区居民群众等先锋力量开展绿美植树活动2场次,累计植下苗木100余棵。
(三)多元共治,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是着力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开展“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出动1721人次,检查门店2072家,发现隐患613处,已整改603处,下发文书141份。二是高效推进“瓶改管”集中改造工作。社区第三期“瓶改管”查漏补缺共171户,6月24日点火已结束,挂表171户,开户152户,点火成功148户,点火率86.5%,23户因客观因素需要整改后自行预约点火。三是积极打造市容环境秩序良性循环机制。通过环卫大清洗、市容秩序大整顿、硬件设施大维护等方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做细做实市容环卫指数测评工作,对辖区内市容秩序乱象整治超10557次,环卫测评成绩整体优良。四是推进网格化综合治理排查化解辖区隐患。围绕基础网格管理业务,持续加强基础网格数据的采集核实。共走访出租屋134247间套,走访人口189797人,采集实有人口信息17120条,注销人员信息16196条。采集法人信息483条,注销法人信息394条。新增加房屋16栋1230间套,注销房屋21栋326间套。累计通报隐患信息9609条,通报率100%。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
(四)平安为要,创建和谐稳定新局面
一是高度重视群众诉求案件处理工作。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力量协调处置,保证事事有回应、有结果。社区群众诉求平台共受理120宗案件,已办结案件119宗,办结率为100%;扫码总量116宗,扫码率为96.67%(因2024年7月份起,群众诉求平台停止受理案件,此后不再统计相关数据)。民意速办平台共受理案件348宗,已办结案件348宗,办结率为100%;化解群众线下诉求、支援应急案件210宗。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向居民发放宣传册、发送教育短片等方式宣传反诈常识和平安创建工作,有效遏制诈骗案件的发生,营造浓厚的平安共建氛围。三是切实扫除黑恶势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充分利用“小红格”工作平台,联合网格员进行入户宣传,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黑恶势力的类别及举报方式、举报电话,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中来。同时,还向居民宣传了禁毒、反诈、非法集资等方面的知识,提醒居民远离毒品、守好“钱袋”、共建共享平安社区。截至目前,入户750户,共举行大型宣传活动7场,派发宣传单500份、张贴宣传海报120份。
(五)民生为本,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一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落实“一社区一特色”,聚力传承优良家风,绘就和美社区新貌。推进山海连城绿美龙华生态建设工作,分两次实施造林绿化行动,新增种植树木110株。二是推动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根据辖区特点和群众需求,共申请民生微实事项目8个,项目覆盖老有颐养、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均已按期开展完成,总金额为65.0644万元。三是坚持抓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在上横朗新村220㎡空地增设儿童友好设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推动长者助餐服务全覆盖,为2户7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申请适老化改造,为4户70以上户籍老年人申请市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提升专项资助。四是构建全面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依托社区党群阵地,不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结合社区情况和居民需求,开展志愿者、老年人、青少年、妇儿等领域活动340场次,累计服务8455人次。
二、存在问题
社区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学懂弄通做实方面
一是理论武装不够强。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有所忽视,特别是主动自学有所放松,在抽时间和挤时间学习上还不够自觉,往往只停留在会议上学、工作上学,导致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干代学、浅尝辄止的现象,对理论政策的掌握理解肤浅,不深不透,理解把握得不够系统全面。二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学习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只满足于通读了解,缺乏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部分党支部会议安排缺乏规划和协调,导致议程重复,时间安排不合理。例如,部分党支部在开展党员大会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会议时间不合理,会议重复性过高,会议时间过长,因此团队成员不耐烦和疲劳,影响会议效果,开党员大会之后缺乏跟踪和监管,导致执行不力。三是学用结合不够紧。由于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原创力不够,过于依赖上级部门的布置和推动,习惯于按要求落实上级部署,上级布置什么就完成什么,导致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待加强,未能找到理论指导社区具体工作的结合点,在实践中遇到一些困惑时难以从理论上找到依据,特别是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工作人员多数时候只会就事论事,言辞简单乏力,不能把工作的本质和群众的需要上升到统一层面,不能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结合事例进行宣传。
(二)服务群众方面
一是工作方式方法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工作方向和方法与群众期望有所偏差。一些制度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导致基层干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有效落实。例如,繁重的治理任务往往摊派在少数基层干部身上,导致他们难以应对,进而影响了工作的实际效果。上级任务层层加码也加剧了问题,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常常忙于应付各种指标和材料,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真正服务群众。在压力型体制下,基层干部成为了“任务型干部”,忙于应对各种任务,而忽略了群众的实际需求。一些干部缺乏与群众沟通的经验和意愿,导致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例如,有的干部不善于与群众交流,导致工作方向和方法与群众期望不符,进而引发群众的不满和抱怨。二是群众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大。由于在做群众工作时,有时未能将上级思想、政策深入贯穿到工作中,开展工作从贴合群众需求的角度考虑不足,习惯于来什么事就解决什么事,未能触类旁通,在精细精准服务方面与辖区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仍存在差距,导致在消防安全和市容环卫工作方面,群众配合度不够充分;社区居民及“三小”场所经营者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在处理综合治理案件时,存在个别居民不配合消防整治工作的情况。三是服务方法不够多样。随着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经济成分和利益格局的多样性和新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点多、面广、线长”的新特点,群众需求增多。同时,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和手段的日新月异,诉求渠道也有了重大变化,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认识不足,导致服务方法不够多样,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三)党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党员对组织生活的参与度不够高。党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因主要思想意识问题、个人原因以及组织管理问题。首先,思想意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党员可能对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参加组织生活是一种负担,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思想意识问题导致他们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甚至把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当作一种负担。二是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由于部分党员在工作中知识技能储备不足,面对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的能力不足,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不能有效地宣传党的主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影响了党员队伍在社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保持先进性这根弦崩的不够紧,有时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降低了自我的要求和党员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没有能够时时处处走到群众前面。三是党员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由于思想认识局限,没有足够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沟通交流不足,难以形成创新的合力,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未能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如在企业大走访过程中,只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不能有效利用周边企业资源进行联动。
三、认识体会和努力方向
(一)强基固本,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是持续深化党员思想教育。坚持把开展党员思想教育与做好日常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把纪律教育与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深入推动人文社区亲邻党建。深耕定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激活社区党委、群团组织、企业和商户个体等力量,动态把握群众需求,做好普惠性、差异性、针对性、创新性的社区服务,强化居民家园意识。三是汇聚多元共治合力。以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聚势赋能,进一步织密组织网、畅通治理链、延伸服务圈。持续开展社区党组织“堡垒行动”,强化物业党建联建和亲邻社区建设,努力打造“一社区一特色”党建服务品牌。深化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党员先锋队入格纾困解难。
(二)提“质”增“颜”,提升社区市容环境改善社区风貌
一是加快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提升城区品质和社区服务功能,补齐民生短板。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提升和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以“绣花功夫”巩固环境建设成果,努力创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三是不断强化小散工程和二次装修管理。完善线上线下全流程监管,规范和优化小散工程和二次装修工程管理,筑牢小散及二次装修工程安全防线。四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协助推进慧谷公园项目建设,打造一批“转角遇到美”品质项目。
(三)共建共治,夯实安全基础确保平安稳定
一是强势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加强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和安全宣传教育力度,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做好安全生产评价,推动问题隐患减存量、遏增量,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以数字化治理完善民生诉求服务。夯实数字治理基础性工作,依托“群众诉求服务小分格”,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推动群众诉求就地化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三是进一步抓好网格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四实”采集和出租屋分类分级,积极推动网格管理工作规范化、有序化、制度化。四是推进平安建设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深平安”系统构建社会风险防范预警体系,推进“民意速办”“i社区-码上办”等数字治理平台高效运转,落实民意诉求快办精办、联处联办,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
(四)民生惠民,激发群众工作新的活力
一是做好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服务保障。完善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和救助,抓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聚焦“民生七优”服务领域,规范和加强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二是着力提升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企业发展,深化共青团组织建设和青少年思想引领,积极落实关心关爱、维权帮扶、家庭建设和妇女发展等工作。加快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和适老化改造步伐,提升“原居享老”生活品质。三是强化项目服务化运作思维,打造党建特色。以亲邻社区为抓手,努力营造“五益五邻”社区浓厚氛围,将党建示范点融入新的办公地点来打造党建示范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