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党务 >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 本单位党组织重要决策 、工作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一年,我们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坚持稳中求进,应对挑战有定力、推动发展有活力、改善民生有温度,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充满活力的家园。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率先垂范、深化学习,一贯到底强化思想引领。
一是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68次、集体学习10次,召开党员大会116次、支委会168次,讲授党课62次,营造学习氛围,切实让新思想新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17个党组织参与定格化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训练营“强基班”等培训32场次206人次,培训时长累计近千个小时,全面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推动“源头工程”全覆盖,创新促进“两企三新”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激发基层组织功能,筑牢战斗堡垒。顺利补选党委委员2名,圆满完成社区5家股份合作公司的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了新一届董事29名、监事17名、集资委17名。顺利改选5个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新成立2个居民党支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红七月 党徽耀龙华”“堡垒行动”,依托定格化“六包六联”服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全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70场、党员志愿服务70余次;参加街道拔河比赛、篮球赛等,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三是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促进作风转变。牢牢把握“学知明守”的目标要求,开展专题党课、“党纪每日一学”、参观党纪学习教育基地等,结合专题讲座、“南粤党员大讲堂”远程教育、党纪学习教育读书角自学、上门送学等方式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抓好抓实换届选举,召开警示教育会,用好正反典型“活课本”,进一步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针对区委第三机动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对标对表开展自查自纠、整改处置,确保巡察反馈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不断夯实社区基层治理的工作基础。
(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提升社区环境。
一是综合整治美环境。深化物业党建联建,下足“绣花功夫”,解决各类市容问题4245处;成立“文明养犬志愿者队伍”,设置溜犬活动区;号召股份公司、党员捐赠幼苗,联合共建单位区等开展植树活动,召开“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活动,累计栽花植树410棵;党群携手传播绿美文化,清扫道路、浇灌幸福林、拾捡绿化带,全力做实“绿”字文章,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二是垃圾分类添颜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宣讲培训累计60次,号召党员志愿督导2000余次,依托“深分类”等系统处置各类案件2348宗,入户宣传率达到了100%,举办“欢乐学‘圾’分,绿美家园兴”宣传活动,组织参观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动形成垃圾分类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三是完善设施提品质。结合“扫雷”专项行动,对鹊山老村62间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销号,高效推进出租屋分级管理,营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18个天然气瓶改管项目成功点火运行,其中爱车王子商业大厦点火率达到100%;深入挖掘空置地块资源,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口约350个,加速充电场所“扩容”;更新城市家具75件,修补路面、井盖28处,全面提升居住品质;开展“飞线”专项整治行动,赤岭路、赤岭花园区域、下早新村二区面貌焕然一新。
(三)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一体增强社区治理效能。
一是以“除患”为目标,夯实辖区安全基础。结合“民意速办”平台、网格员日常排查、专项行动等方式,全年共整改各类安全隐患6442处。召开火情警示教育会3场、宣传活动7场,消防应急演练4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6000份,坚决打造全时段全流域安全防护网。二是以严管为准则,提高施工安全水平。不断加强工程施工报备、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收尾清场等全流程监管力度,压实业主和施工作业单位主体责任,全年共审批“二小零”施工报备材料212份,累计巡查施工现场1660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410处,安全结案施工工地172处。三是以劝导为基点,营造安全交通环境。累计劝导骑行未佩戴头盔2335人次、违规驶入机动车道1075人次,处置道路交通安全隐患83处。联合股份公司解决早禾路与龙胜路交界处交通安全隐患,彻底畅通辖区居民“幸福路”。四是念好“严”字诀,筑牢“三防”安全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严抓实暴雨防御和抢险救援工作,全力解决龙华河桃苑新村段遭遇河水倒灌问题,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加强摸排调处,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建立健全“2+N”治理行动机制,全年调处各类群众诉求3207宗,有效化解澳华新村23号楼栋管理纠纷等案情复杂的案件,针对建涛科技园等警情高发区域开展定点反诈宣传。管理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4人,全年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持续深入贯彻扫黑除恶斗争精神,有效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
(四)聚焦民生、改善福祉,一心一意增进群众利益。
一是用好“联”力量,互融共建架起“连心桥”。践行“四下基层”,联合专岗律师、热血青年、专业楼栋长、社区达人、志愿者,依托公共卫生委员会、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召开居民议事会、党群联席会60场,推动书记茶话会进企业、进小区,深入实施“社区丈量”行走计划,扎实解决群众困难诉求56条。二是注重“优”服务,精绣细织打造“暖心圈”。举办“用‘礼’优服务,微笑暖人心”等系列培训,关爱老党员、帮扶贫困弱对象、长者近300人次,成功为32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护理补助和困难生活补助,协助辖区2名困境儿童成功申请公办学校学位,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获锦旗3面。聚焦“民生七优”办好7项“民生微实事”,提升“微幸福”。组织职工关爱活动18场次,服务人数达1600人次。积极参与五一推优评选,今年1人获区级荣誉。走访约130家次企业,解决问题12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凝聚“邻”力量,党建引领绽放新活力。以党建示范点为平台,结合“在高峰 遇见美”项目,举办“邻里文化节”“奇趣夏令营”等亲邻活动200余场,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营造了浓厚的亲邻文化氛围,获居民赠锦旗1面。热心小居民在高考结束后回馈社区,开设的“排列组合”公益课程屡获好评,热心公益的银发支部书记积极组建了交通劝导义工队、社区合唱团、助老志愿服务队,为居民群众带去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虽然已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年度任务,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在理论学习方面做了一定努力,但还存在学习深度不够、理解不够透彻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创新理论、专题学习教育、会议精神传达贯彻“一阵风”“脉冲式”“间歇性”,专题学习启动时“争分夺秒”,学习结束后“束之高阁”,做不到经常性学习、常态化学习。没有形成在工作中让业务和党建有机地实现融合,没有形成业务工作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思维习惯意识。
(二)社区文化特色不突出,党建品牌有待打造。
在推进党建工作中,未能将党建工作与民生福祉、乡愁文化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形成有力的支撑和推动。同时,在挖掘红色文化方面,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有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在党建品牌创建上,缺乏创新和亮点,需要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一套符合社区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使其成为推动党建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堡垒作用亟待发挥,服务意识需要加强。
党支部虽然能按照上级要求及社区实际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但服务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未能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此外,党支部在组织活动时,有时未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党员服务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有效。
(四)党员教育管理不够细,思想引导不够深入。
日常虽然有加强党支部建设,抓实抓细“三会一课”台账等工作,但是具体到某些党员的管理,还是不够细致,具体表现为对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未能根据每位党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在思想教育方面,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导致部分党员参与度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对党员的日常表现和思想动态的跟踪不够及时,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认识体会和努力方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2025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为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深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之基。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一是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通过举办读书班、研讨班等方式,增强学习效果;三是加强学习成果转化,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二)压实党建责任,提升工作执行力度。
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确保各项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强对各党支部书记的考核;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对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三是严肃问责追责,对党建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进行严肃问责。
(三)促进深度融合,服务中心发展大局。
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理念,在社区工作的各个环节领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创新党建与业务融合载体,积极探索“党建+红色教育+乡愁文化”“党建+N服务”等新模式,将党建工作融入到社区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三是建立健全融合机制,确保两者在目标上相协调、在部署上相呼应、在工作上相促进。
(四)严明纪律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继续严明纪律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加强纪律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纪律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二是强化监督制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违反党的纪律规矩和廉洁自律规定的党员干部,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形成有力震慑,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