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大浪街道水围社区2024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来源:龙华区大浪街道办事处日期:2025年04月02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2024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深化“党建引领+数智赋能”的治理模式,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一是筑牢基层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制度,全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45次、召开党委会议23次,支委会会议41次,党员大会40次,党课学习18次,廉政警示教育学习14次,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等主题党日活动63场。城中村和居民小区党组织实现100%覆盖,夯实基层党建堡垒。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党委班子带头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二是提供暖邻服务。坚持以“堡垒行动”“丈量行动”为抓手,组建先锋服务小分队7支,常态化开展全科式服务,实施“三聚焦”战略。聚焦弱势群体、来深建设者和民生短板,帮扶困难家庭45户,走
访慰问107人次,提供暖心物资7205人次,开展暖心服务85场次,民微项目落地15个、127万余元,社区人情味更浓。三是搭建亲邻平台。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联动党群V站和儿童友好阵地,编织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网络。用心用情推进“书记茶话会”共商模式,搭建与民沟通之桥,召开书记茶话会12场,收集解决群众诉求62条。以党建引领作为内核,融合街道总工会、园区、企业、骑手等多方力量,打造街道首个骑手友好园区。通过召开骑手座谈会、在德泰科技园精心规划骑手车位、建设骑手休息室、骑手快递箱等,努力营造温馨、便捷的骑手友好环境。

  (二)实施“三大革命”,促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一是开展城中村供用电专项整治。针对公寓、一栋一业主、多业主及小产权等不同情况,制定攻坚策略,逐户普及政策,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配合度,确保实现“一户一方案一整改”的精细化管理,率先完成检测100%。水围新村和八区完成整改114栋,整改率位居街道前列。剩余楼栋整改有序推进,打造更安全用电环境。二是开展燃气入户工程。社区三期瓶改管8个项目、5636户,体量大、分布零散、无物业监管,困难极大。截至12月底,完成挂表安装1425户、安装率64.46%,点火1235户、点火率86.67%,点火率位居街道前列。其中,宝龙发项目和华兴路项目点火率为100%。强力推进九区115栋和117栋共106户私接私改业主整改,全力守护辖区燃气安全。三是开展危房边坡整治行动。52处隐患纳入街道治理计划,全部已完成整治。华盛路144号边坡,成功引导业主自筹资金自行治理,为社区成立以来首单。

  (三)突出“赋能增效”,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一是积极探索智慧应用。优化数字工作台流程标准,新增应用38个、增长率61.29%,新增数据15万条、增长率46.8%,累计产生数据32万余条,居街道首位。依托平台将楼栋的重点关爱人群、隐患排查、典型矛盾纠纷等人、事、物紧密联结,实现对治理对象的精准掌握和动态管理。首次运用平台为纠纷解决提供决策依据、精准施策,仅用了4天时间,成功解决城中村小产权房物业纠纷引发的电梯停运事件,保障了252名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二是持续推进平安建设。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小,效果显著。全年受理案件646宗,同比下降33%。“国求初”8宗,同比下降46.6%。刑事治安案件371宗,同比下降6%。扫黑除恶斗争不松懈,对辖区重点场所进行不定时巡查整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12场,服务受益1万余人。号召物业、居民志愿者等群防力量开展“平安义行”635次,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利用平台对辖区“三小场所”实施风险等级管理,分类逐项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理措施。2024年,累计巡查“三小”场所、出租屋等8300余家次,整改隐患1600余处。开展“扫楼排雷”行动,对房屋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对1236栋居民楼、2690家商铺,统一标准内容流程全量体检,完成2349间套。进一步掌握详实的安全数据,实现电气隐患精准定位。

  (四)深耕“儿童友好”,共建和谐友好家园。一是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动“家—校—警—社—物业—商家—志愿者”多方力量,从“三防”(防校园霸凌、防性侵、防走失)、“三反”(反家暴、反邪教、反诈骗)、“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毒品安全)方面筑牢安全防线,为辖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4年,共计开展宣传、讲座等活动23场次。与17家24h商店、奶茶店等夜间经营商家组成“夜巡宝贝”爱心商家联盟,形成社区治理合力,成功引导5名长期夜不归宿的在校学生回归校园,帮助18名走失幼儿回家,反响良好。二是深耕家庭教育。积极探索家校社联动机制,加强家校社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推出“学出乐趣·玩着成长”“三代人共忆初心”等优质项目,促进家庭关系的改善和儿童的健康成长。联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应急培训等教育活动,组织参观家教家风实践基地、胜利大营救纪念碑,累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户外游学、亲子服装秀、趣味运动会等活动405场次、4320人次。三是注重双向反馈。积极倾听儿童的声音,汇聚儿童的智慧,共同建设儿童友好社区。设立儿童议事会专场,现场调研、小记者街采、圆桌会议开展活动12场,调动儿童自家自建积极性。10名儿童视频介绍儿童友好城中村设计理念和蝶变过程,分享村内好人好事和各自成长经历,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和个人风采。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党员教育管理力度不够。内部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党员纪律松弛,责任感淡薄。在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难以有效动员党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对于组织关系在社区,但工作或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的党员,我们在教育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二是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僵化、内容单一,多以集中学习文件、传达会议精神、单向的信息传递为主,党员之间的讨论、分享和思想碰撞较少,缺乏充分的交流互动,难以激发党员参与热情。三是两新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两新”党组织管理不够规范精细,党内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性、趣味性与实效性,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班子成员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班子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党员在公司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二)为民服务方面。一是深入群众不够。基层突击任务较多,任务偏重,班子成员平时忙于事务,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连心交流做得不够。解决群众诉求问题治表多、治本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二是解决群众问题不多。对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往往只注重解决群众眼前的现实需求,没有统筹把握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之前的关系,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和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不够统一。三是群众观念不牢。在推进工作时,过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级指标而忽视了群众的实际需求,群众服务意识不强,导致部分工作停留于完成任务的层次,这种“任务导向”而非“需求导向”的工作模式,没有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进行深层次考量。

  (三)党建品牌项目缺乏亮点。一是深入调研力度亟待加强。

  工作中缺乏深度调研、主动思考和超前谋划的能力,工作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划性,导致工作内容的同质化严重,缺乏鲜明的服务特色和亮点。二是服务形式亟需创新突破。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服务载体相对单一,亮点挖掘不足。同时,未能充分利用科技赋能社区治理,导致未能提供更加数字化、精准化的服务。三是作用发挥需进一步强化。党建品牌无法持续性发挥作用,对品牌的提炼、深化和宣传方面有待加强。

  三、认识体会和努力方向

  接下来,水围社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管理效能再提升。积极推进“大党委”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组织架构,强化多元共建,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一是创新活动载体。强化与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领域党组织的联建合作,优化党员联管机制,创新活动联办形式,探索线上线下的融合活动,构建更加和谐、活力的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二是明确用人导向。精心遴选驻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物业等领域的佼佼者担任“大党委”兼职委员,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社区发展。把有发展潜力的业务骨干放到重难险重一线锻炼,培养一批党性强、业务精、群众基础好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三是突出多元共建。强化区域统筹、资源整合,发动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及社会专业力量和资源,以消防安全和市容秩序为切入点,探索较大城中村的群防群治路径。

  (二)加强统筹协调,治理水平再升级。深入开展定格化模式,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等工作落实。一是强化排查。对辖区人流密集、人车混杂六类18个重点场所开展精细化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做到培训演练常态化,增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二是强化平安建设。强化警社联动,持续在反诈、涉黄、涉赌等重点指标用力,实现总警情20%压降目标。提升弱信息捕捉能力和矛盾前端化解能力,力争投诉总量降压10%。

  (三)加强民生保障,服务品质再优化。一是深化儿童友好主题。进一步拓展充实儿童内涵外延,优化儿童友好online线上家园,增加爱心传递站、童心绿意园、AI自习室等功能模块,提供更精准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二是聚焦特殊人群。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携手股份公司、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服务,开展菜单式儿童关爱项目,形成“困境儿童点单—社区党委派单—多元力量接单”模式,进一步提高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质量。三是打造支部品牌。推进党建示范点建设,推行“一支部一特色”,大力实施品牌培育行动,激发党建新活力。鼓励各支部主动参与、主动创新、主动作为,不断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总结提升,打造了有影响力的党建特色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