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党务 > 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 > 本单位党组织重要决策 、工作部署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过去一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三联社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强化党建核心引领,激活共治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现述职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抓牢党建引领“硬杠杆”,以“砥柱中流立潮头”之势,夯实组织建设“奠基石”。深入实施“三个工程”,建强战斗堡垒。一是以“铸魂工程”铸牢忠诚底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社区党委会18场,各级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267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党性教育,打造“寻根·引航”—走进弓村史馆传承红色文化特色项目,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二是以“强基工程”筑牢基层基础。严密组织体系,盯紧党组织组建、改选、补选等关键环节,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完成龙和苑等5个新支部组建,推动弓村股份合作公司完成换届选举,并成功啃下“硬骨头”,破解锦绣御园10余年业委会成立难题,开启小区自治新篇章。三是以“塑形工程”夯实纪律作风。将党纪学习教育纳入党建重点工作提示单,要求各级党组织将党纪学习教育与“三会一课”相结合,累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会,党风廉政教育、党组织书记讲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55场。
(二)共绘党群共建“同心圆”,以“征程万里风正劲”之力,高扬为民奋斗“远航帆”。全力打造“一核多元·同心共建”治理新格局。一是同心共建网格管理圈。健全“区-街道-社区-片区-网格-楼栋格”六级联动体系,组织定格化团队靠前开展服务,及时发现解决居民的揪心事、烦心事。如,今年以来,福茂新村定格服务队化解小微矛盾纠纷50余宗。二是同心共建多元共治圈。坚持“把支部建在小区上”,建成20个居民党支部,推动治理末梢进一步前移。打造一站式议事平台,依托亲邻之家等阵地,通过书记茶话会等议事平台,联动各方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300余件。评选30名优秀志愿者、10名社区邻里达人、10家爱心企业,以先锋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三是同心共建平安联创圈。实施“四个更到位”工作法,发动辖区星光城片区物业、商户组成义务巡逻队开展常态化巡逻,做好纠纷先期处置。
(三)打通服务群众“一微米”,以“枝叶相持共风雨”之情,架起民生改善“连心桥”。一是完善暖心服务“主阵地”。深度融合党群阵地资源,完成3个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充分盘活“四点半课堂”闲置时段,将其打造为公益服务角,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服务。持续拓展社区服务边界,依托亲邻之家,打造和平小区“暖蜂驿站”,引入志愿协会参与管理,实现阵地资源共享。二是打造便民服务“硬招牌”。开展“亲邻微帮”党建品牌项目,通过“1+1+2+N”便民微服务模式,以支部带头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先锋服务队伍,依托“亲邻微帮”云上预约平台,建立“线上点单、社区接单、先锋服务队线下服务”的定制化服务机制。自龙和苑试点以来,累计开展上门义剪等便民服务62次,开展公益集市5场,服务达3000余人次,联动区街道各职能部门、小区党支部、物业解决居民诉求3500余宗。同时该项目入选第十二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深圳百件民生实事案例及第四届龙华区“亲邻家园”党群服务特色项目。三是深耕民生“微实事”。建立“培训+销售+反哺”于一体的爱心帮扶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帮扶模式,链接社区基金在大润发打造柜体式“微光小店”,帮助困难群体开启“微就业”之路,相关做法获壹深圳等多家媒体报道。做实民生实事,结合3+1帮扶等契机开展老党员、困难群体关心慰问100余人次;成功推进龙和路道路建设、和平小区变电箱迁移、东和花园10台老旧电梯更新等诉求落地。
(四)激活数字治理“新引擎”,以“高效善治护民生”之力,织就基层治理“防护网”。一是创新“数字定格”模式强化信息“整合力”。自主搭建“数字定格”集中共享数据库,并生成楼栋“数字定格”二维码,全覆盖张贴在居民楼一楼。工作人员通过扫码高效完成信息的录入、回访,推动楼栋内的治安警情、安全隐患、特殊群体等信息实现“一码尽览、一码即查、一码即享”。目前已录入和使用数据2万多条。二是搭建“亲邻微帮”服务平台提升“聚合力”。聚焦居民所盼,在龙和苑试点建立“亲邻微帮”云上“微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居民扫码进入“亲邻微帮”选择提交服务需求,社区便可推送订单,先锋队线下接单提供精准服务,让居民获得感更足。三是搭建“亲企微帮”服务平台增强“企服力”。结合虚拟园区企服格机制,以两新党建工作为抓手,聚焦企业、员工、消费者需求,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并在“汇海广场”先行试点,目前累计走访323家企业,收集处理相关意见建议31条,完成人才引进任务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