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工作动态
“这是大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我看到土里有一只泥鳅!”龙华街道松和邻里庭院里传来阵阵稚嫩的惊叹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正在这里火热进行。
民生微实事项目——“菜地里的文化传承”松和社区一老一少共融共乐项目在邻里庭院启动。该项目以农耕文化传承为核心,通过设置互动性强、参与感高的体验环节,在社区营造“老少共融共乐”的氛围。目前,项目已开展两场次,每场吸引辖区儿童青少年、长者等3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参与者讲解传统农耕工具与耕作流程,生动解读“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节律。随后开展的“古今农耕对话”环节,长者分享传统农耕经验,孩子们则观看现代农业视频,直观感受从“手工作业”到“智能农耕”,从“凭经验”到“靠科技”的巨大进步。
在二十四节气挂饰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认真创作,长者不时搭手相助,在代际互动中传承农耕文化。8岁的小成和爷爷共同完成“秋分”主题手作,爷爷教他用稻穗图案点缀:“秋分要收割稻谷,这是丰收的节气。”
为加深儿童青少年对田间生态的理解,项目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环节。在“蒙眼识蔬菜”环节,孩子们通过触摸叶片纹理、闻气味辨别蔬菜,“这个叶子滑滑的,是生菜!”成功猜中的孩子欢呼雀跃。在“昆虫模仿秀”中,孩子们模仿蝴蝶振翅、瓢虫爬行等动物形态,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昆虫与蔬菜的共生关系。最受期待的“土壤酸碱度测试”环节,孩子们手持pH试纸,将菜园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与试剂混合,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记录。“这块种大葱的土是碱性,种生菜的土偏中性。”工作人员借此科普土壤酸碱性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可感。
松和社区负责人表示,此项目通过趣味科普与田间实践结合,不仅让青少年认识了时令蔬菜与农耕知识,更培养了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农耕文化成为联系老少两代人的桥梁。社区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农耕文化扎根青少年心中,在协作中加深代际情感,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推动社区邻里共建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