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区 > 龙华区社区“三务”公开专题 > 工作动态

师生共同创作墙绘。

《韵动南粤·活力醒狮》主题墙绘。

《童趣乡野·茜坑印象》主题墙绘。
福城街道茜坑老村,博文学校师生手持画笔细致勾勒,一颗直径近三米的橙红色柿子跃然墙上,寓意“事事如意”;在大水坑社区冠志厂区,行知学校师生绘制的六头岭南醒狮或昂首腾跃,或俯身探步,引得路人驻足赞叹;大浪时尚小镇的墙面上,潮流人物与产业元素交织,成为时尚从业者眼中“有归属感”的文化符号……
41幅墙绘、覆盖2800平方米墙面,一画一寓意,一墙一风景。连日来,“喜迎十五运会 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在龙华区火热开展。千余名师生、家长志愿者携手执笔,将朴素墙面转化为艺术画布,既为第十五届全运会营造浓厚氛围,更以艺术为笔,勾勒出“百千万工程”提升城市品质、深化美育实践的生动图景。
墙绘为媒
勾勒城市发展新画卷
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龙华区紧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主线,围绕“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制定《龙华区“百千万工程”“1+10+N”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力争用两年多时间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亮点工程。
在此背景下,“喜迎十五运会 彩绘新龙华”创意墙绘活动应运而生。作为龙华区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提升城市风貌、营造“十五运”热烈氛围的重点举措之一,该活动于今年7月启动,计划为全区41面墙体披上艺术“新衣”,用视觉语言展现“奋斗龙华”“科技龙华”“幸福龙华”城区主题,将“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城市变迁,绘入街头巷尾的日常风景。
墙绘设计以“美”为核心,兼顾艺术性、教育性、时尚感与国际范,注重从市民视角出发,强化互动体验与打卡吸引力,在实现高级审美表达的同时,生动传递龙华年轻、时髦的城区气质,推动审美与地域文化相融共生。
“本次墙绘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作品于国庆后分三批陆续上墙,预计11月下旬全面完工。”龙华区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墙绘不仅是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全域美育的鲜活实践,更是展现城区新貌、传递发展温度的生动窗口。
多方联动 凝聚城市焕新合力
41面墙体错落展开,既有500平方米的“巨幅画布”,也有十几平方米的“精致小品”。然而,在这些画笔落下之前,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画布”。
一场由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区教育局统筹,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的城市空间焕新行动由此铺开。龙华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师生,发挥艺术设计与创意优势,承担起墙绘的构思、设计及绘制;街道和社区则成为项目落地的重要支撑。
项目启动前,龙华区以提升城中村风貌为契机,联合6个街道实地走访、精心筛选墙面。这些墙面大多位于社区公共空间——篮球场旁、旧房外墙、厂区围墙等,过去或因年久失修而斑驳陈旧,或因设计单一而缺乏活力。
墙面选定后,“修复”成为关键一步。各街道社区动员股份合作公司、物业等多方力量,迅速开展填补裂缝、重做防水、修补破损等工作。每一处细节都精心处理,为墙绘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社区居民也积极参与。茜坑老村居民看到“巨型柿子”墙绘效果后,主动邀请师生到自家墙面创作;周边群众自发为师生递上饮用水、撑伞遮阳;企业代表莫健更是当场表示:“后续如有需要,我们企业愿意提供赞助支持。”
一场墙绘,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在无形中拉近了邻里距离,凝聚起社区的认同感。更让居民称道的是,此次改造不仅是“面子工程”,更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以前墙皮掉渣、雨天潮湿,现在既好看又实用!”居民胡阿姨乐呵呵地说。
文化铸魂 绘出社区独特记忆
漫步于龙华街头,曾经斑驳单调的墙面悄然焕新,一幅幅创意墙绘跃然眼前:萌宠从色彩中“探”出头来、奇幻海底世界“游”进街角、科幻立体巴士仿佛即将“驶出”墙壁……生动画面与绿树青草相映成趣,在笔墨流转间,勾勒出城区焕新的隽永意境。
墙绘要真正“出彩”,关键在于绘出社区的文化特色。今年7月,龙华区面向全区中小学启动创意墙绘设计大赛,师生对41个点位展开调研,结合区域文化与城市环境进行创作,共收到156份投稿,最终评选出85份优秀作品,涵盖人文风情、国潮动漫、科技未来等主题。为确保艺术与在地文化融合,区教育局协同多方力量对设计稿进行了14轮精心打磨。
这不仅是一次创作,更是一场深度的文化挖掘。在大水坑社区,设计团队深入探访后,选定国家级非遗“岭南醒狮”为主题,运用3D视觉效果让醒狮“破墙而出”,重现民俗活动的热闹场景,成为居民争相打卡的沉浸式景观。
茜坑老村的故事更为悠长。这座三百多年的客家古村落,原名西岭,因村民多以卖柿为生,得名“柿子坑”,后演变为“茜坑”。“柿子正是茜坑的起源与象征。”茜坑社区党委书记罗月娥介绍。因此,墙绘巧妙融合地名、柿子元素与互动场景,既唤醒了居民的乡情记忆,也让老旧角落重焕艺术活力。
从传统醒狮到潮流滑板,从客家山歌到VR科技,“一墙一主题、一社区一特色”的打造模式,正让龙华的每一处角落都拥有独特的文化标识。这些墙绘不仅承载着社区故事,更饱含着深厚情怀,将寻常街角转变为充满诗意的公共画廊,为城市空间注入持久的文化生命力。
美育实践 校家社协同执笔
烈日当空,画笔与汗水交织。师生们俯身于滚烫墙面,专注勾勒每一道线条,汗滴滑落颜料盘,晕开一片片彩色的印记。这是龙华区大规模墙绘创作一线最动人的画面。
这场历时数月、覆盖全区41所学校的墙绘活动,不仅是城市空间的艺术点缀,更是龙华深化美育实践、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探索。通过“每周半天计划”,区教育局将校外课程与墙绘实践深度融合,让美育课堂突破教室围墙,真正走进社区生活。
“我们带领七、八年级学生在校外参与创意墙绘,实现了从课堂到校园、再从校园走向社区的延伸。”龙华区行知学校美术老师陈宇爵说,学校始终践行“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艺术学习在真实生活中生根发芽。
在龙塘社区篮球场,一幅约127平方米的运动主题墙绘格外醒目,它将运动形态与自然意象相融合,呼应“十五运”主题,传递“人人可参与、处处有活力”的理念。负责绘制的龙华区未来小学学生刘晗雨说:“在墙面上创作特别有成就感!我们不仅学会调色构图,更懂得了团队合作。”
家长志愿者严嘉骏妈妈感慨:“与孩子一起参与社区墙绘,既是难得的亲子互动,更是生动的美育课。看着孩子们在创作中成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美育的力量。”
一墙一风景,一画一世界。随着41面墙绘陆续呈现,龙华街头正悄然变身“可呼吸的城市艺术馆”。龙华区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墙绘既美化城市环境,又滋养市民精神,凝聚了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共治力量,成为区域“百千万工程”建设及城市品质提升的美丽见证,将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