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以卓越的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成为全球科研探索的热点。这个风起云涌的新型产业界突然杀出一匹“黑马”——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观澜高新园区的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界能源”)研发生产的全球首款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猎鹰”于近期亮相。2025年3月29日,在深圳市企业评价协会揭晓的2024深圳高成长企业TOP100榜单上,欣界能源强势登顶榜首!再次见证了这家公司的硬核实力。
汇集国际顶尖专家 抢占时代风口
近年来,正值全球新能源产业爆发期。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固态电池列入行业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出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这一年,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海归专家陈霖博士敏锐地观察到这个产业风口,着手创立了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技术驱动为核心,吸引了一批来自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核心技术人才,研发团队占比60%,深度融合消费电子工业设计、智能汽车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及全产业链布局经验,形成跨领域协同创新能力,这支融合全球顶尖科研积淀与丰富产业化经验的团队,为研发锂金属固态电池并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几年来的潜心研究,欣界能源在解决电池问题、实现客户需求中砥砺前行。2024年11月15日,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全球首款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猎鹰”在由深圳举行的全球锂电池发布会上亮相。该款新产品以其高能量密度以及独特的HICORE固态电解质技术和界面定向调控TIE技术,成功实现eVTOL续航里程倍增,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落地提供助力。
突破技术壁垒 实现商业化落地
在市场上,锂金属固态电池技术大多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传统电池则面临多重制约:受限于材料体系与工艺瓶颈,能量密度多徘徊于160-250Wh/kg,续航时长仅15-20分钟,商业应用空间受限。与此同时,电解液的安全性问题持续困扰行业,商用难度再升级。面对技术空白,欣界能源凭借超前战略眼光与深厚科研积累,自主研发独特界面处理与固态电解质技术,结合高比能锂金属负极,重塑传统锂电池构造,研发出锂金属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480Wh/kg,并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该公司总裁孙立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欣界自主研发的“HICORE固态电解质技术和界面定向调控TIE技术”,将单体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450Wh/kg以上,相当于传统锂电池的2倍,实现续航轻松翻倍。在安全性方面实现颠覆式革命,实现针刺实验“零起火”,有效控制安全风险,重新定义电池安全标准。即使在-20℃低温环境下,“猎鹰”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的电量下降几乎为零,高温60℃环境下仍保持稳定输出,它解决了极端工况下的用电焦虑。
欣界能源发布的“猎鹰”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不仅攻克了固态界面融合与安全难题,更实现了量产的跨越式突破。2023年在珠海建成中国首条≥450Wh/kg的固态电池产线,2024年启动5GWh量产线建设。从大湾区走向全球,“猎鹰”产能实现指数级跃升,交付量持续攀升,产品批量进入国内外头部客户供应链,覆盖低空经济、机器人、消费电子、动力汽车等战略领域。截至目前,团队累计持有200余项国际专利,已在固态电池材料、工艺、量产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相关成果在亿航eVTOL上完成了验证。近年来,欣界能源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斩获第九届创客中国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征战低空经济 向全球领先迈进
低空飞行器因其特性,对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有极致追求。具有这方面优势技术的“猎鹰”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则成为低空飞行器的刚需。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行业分析报告指出,航空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将占据15%-20%的市场份额,而这款电池凭借先发技术优势,或将成为该领域最大增量市场。除了在低空经济飞行器领域,欣界能源锂金属固态电池在具身机器人、无人机、消费电子、动力等领域已经实现了多项突破和交付。
在采访的最后环节,总裁孙立说:“我们会着力打造锂金属固态电池生态,使得这项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够服务于更多的领域和客户,通过我们在产品技术上的突破和量产交付不断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未来,欣界能源将秉持创新引领、技术驱动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贡献欣界力量,为中国乃至全球锂电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开启固态电池新篇章。